内容简介 大学是什么?

激烈颓废兼而有之的“草样年华”。
中小是什么?
无忧无虑胸无城府的“花样年华”。
高中又是什么?
是那段莫名开怀莫名大笑、莫名惆怅莫名忧郁的时光,酸涩又清甜的青涩年华。
青涩年华,大学“草样年华”的预演,中小“花样年华”的闭幕。
而理中的高三,空气里都是燃烧的。每个人都困守在自己的小小课桌上,埋头苦干,将高考的演习一演再演。约束不住的是少年的心。十八岁的何涛在课海题山中茫然,十九岁的游清歌等着第二次去跨那道门坎。十八岁的顾晗与十八岁的宋盈,看上去水火不容,鸡飞狗跳,已经对立了两年半。十八岁的孟川觉在优等生的光辉下已经伸手摘下爱情的青苹果,尽管留在身后的有另一个人的伤心。
欢乐的,忧伤的,压抑的,热情的,毕竟是少年。所以,暖昧地,亲密地,走过了三年的青葱岁月,走向未向的草样年华。
出版信息作者:秦清
页数: 199
定价: 15.0
出版社: 中国妇女出版社
装帧: 平装
出版日期: 2004-5-1
开本:32开 32开
图书目录第一章
1.小顾道士--笑语盈盈
2.所谓高考
3.换座
4.何涛&游清歌
5.篮球赛
6.在水一方
第二章
7.英语组
8.红豆
9.新年联欢会
10.冰与火之间
11.一模
12.在那遥远的地方……
第三章
13.高考
14.第九天的星空
15.尘土中的蒲公英
后记:曾经的曾经
图书摘录 1.小顾道士--笑语盈盈
高一散,高二闲,高三累死也不嫌。
据说,初中考高中是人生的第一个坎,所以过了坎的学生们要先玩上一年以示庆祝。而第二年,由于已经熟悉了新的环境,又升了一级、下面添了一群学弟学妹可以压迫,所以清闲嚣张自在。而到了第三年,高考这座大山压在头顶,当真是"课本与习题齐飞,熬夜共补课一色"、"将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考试中去",故曰"高三累死也不嫌"。
因此,即使在冰天雪地的冬天,只要你走进理中的高三教室,就会感觉到一股热气迎面而来。倒也不全是暖气的热量,毕竟那么几十片暖气片在几十平米的教室里发挥不了如此之强的作用。热气主要来自于教室内莘莘学子的身上,和心里。
理中是华市的省重点高中,课间十分钟,理中教学楼显得格外热闹,学生们都趁着这短暂的休息时间出教室活动一下,积攒足够的精力去撑过下一节课。留在教室里的人也是闹成一团,将四十分钟的沉闷全部扫去。只有三楼,门外冷冷清清,室内热火朝天。教室里人走来走去,大多是手里拿着纸笔习题集,讨论着解法,甚至会不时迸出几声争论。坐在座位上的学生也不闲着,奋笔疾书者有之,默背单词者有之,当然,趁这时间补眠的也颇有几个。
北方冬天都封窗,教室内的空气交换只能仰仗留出来的一扇小窗和常因外界杂音被关紧的教室门来完成。化学老师曾经摇头叹息,声称这教室内二氧化碳浓度早已超出标准,离窒息浓度差不远了;生物老师吩咐买来的花倒是长势良好,从实践角度验证了光合作用;物理老师和数学老师合作算出门窗的通风面积以及最佳通风角度;语文老师说不是在沉闷中爆发,就是在沉闷中窒息;英语老师则在思考"ooporooop(hdoor),iisaqsio."
顾晗受不了教室内的空气,连着上几节课也实在让他有些疲了,想想学习也要有张有弛,换句名言就是"休息是为了更好的工作",便起身出门透气。他在高三三班,算是三楼最好的地点--离主楼梯、侧楼梯、厕所都不远,一班二班人常走侧楼梯,四班的基本上都在主楼梯那里晃荡,五到八班的教室则被主楼梯划分到西侧楼。三班门口,一贯清静。
走廊稀稀疏疏几个人,顾晗走到窗边,和其他人一样倚着窗透气。向窗外看去,下面是理中的后花园兼正门,松树的绿色之中点缀着几点白雪,衬着校外砖红色的楼和有些灰蒙蒙的天空,让人感觉有些压抑。压抑……顾晗苦笑起来,高三的空气是混浊的,高三的世界是灰暗的。未来是光明的,现在是压抑的。在离高考还有200多天的现在,若谁感觉很轻松,那才是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