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米面皮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03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汉中属陕南,盛产大米,用大米面做面皮是汉中人首先发明,历史悠久。所以汉中、城固等地的米面皮在陕西西安有很高的知名度,卖面皮的往往要打出汉中米面皮、城固米面皮以招揽客人。因风味独特,吃的人很多。

汉中米皮

1.原料:必须选择汉中产优质粳米;使用的醋都是熬过的熟醋,里面根据各家秘方添有作料;辣子油清透见底,洒在水上不会有沉淀;蒸凉皮时抹的油也必须是熟油、好油;

2.面浆: 汉中凉皮是用大米磨浆,磨成的浆有很高的黏稠度,此时最重要的是烫浆和搅拌,适度的水温,适当的高度浇灌,适当的搅拌力度和搅拌时间;

3.配料: 汉中凉皮的配菜主要是黄豆芽和芹菜,豆芽要选择黄豆的短豆芽,芹菜则用叶不用秆,和辣子油搭配在一起会显得红黄绿颜色亮丽。

4.制作: 蒸笼必须先加热到热度适中,受热均匀后再倒入面浆,成品面皮出锅后,将被切成带状,要求尽量窄,以看出面米的筋度,同时要切得均匀;

5.成品: 调制的每碗凉皮在分量上不能有太大的差异,配菜的摆放和辣油(秘方辣椒)、醋的浇、拌要恰到好处。

6.辣椒:辣椒最好是选用汉中产的线椒,红而不辣,调料要好,咸、辣、酸、香调配适中,红油辣子除有辣椒外,还掺有多种调味香料,吃到口中是满嘴窜香,回味悠长。

7.具体的制作方法如下:

汉中的面皮有悠久的历史。汉中凉皮主要是香在辣椒中的调料上,尤其是在辣椒油的制作上下功夫。辣椒油是凉皮(粉皮)调料中最关键的,好吃不好吃最主要取决于辣椒中的调料. 汉中的面皮有悠久的历史。汉中凉皮主要是香在辣椒中的调料上,尤其是在辣椒油的制作上下功夫。好吃不好吃最主要取决于辣椒中的调料.

凉皮辣椒油的制作方法:

汉中口味的比例:(凉皮专用料)150g: (三种辣椒)500g: (菜籽油)4000g ,由于每个地方的口味不一样,故请来电告所我们你所在城市,以便我们给你提供适合当地口味的各种原料.

1.主料:四袋香料(凉皮专用香料)

2.辅料:八袋辣椒(凉皮专用辣椒料,内含芝麻20克)、

3.辅料: 4000克/8斤菜籽油;

4.将菜籽油烧至沸腾后,稍凉1分钟左右,倒入容器内,依次放入(先少量放一点辣椒在油中,30秒后辣椒不变黑色为最佳,然后在大量放入辣椒,)香料搅拌均匀即可(放料顺序不要弄错.)。

汉中面皮的来历

刘邦首先攻下咸阳,却被项羽封为汉王,心里闷闷不乐,到了汉中后就到处乱逛。

一天他来到西乡,一边信马游缰,一边欣赏泾洋河边水东坝的秀丽景色。突然,一只野兔从马前窜出。刘邦一时兴起,打马便追。正追的高兴,突然从树林里杀出一队人马。刘邦见状不妙,拨转马头,拔腿就逃。

刘邦慌不择路,一头钻进一间茅屋。茅屋里一个俏丽的姑娘刚把米下进锅里。姑娘见状,连忙将刘邦藏起来。等追兵走远,姑娘才将刘邦叫出来。可是锅里的米已经泡的没法再做米饭了。姑娘眉头一皱,心里一合计,将泡软的米磨成米浆,放在蒸笼里蒸了起来。刚刚蒸好,饿的饥肠辘辘的刘邦顾不上什么,拔出佩刀,就在案板上剁起来,浇上作料,几口就是一碗。吃饱了,刘邦一问才知姑娘姓戚。又问刚才吃的东西叫什么名?戚姑娘想了想,这米磨成面,蒸出来的东西象皮子,就回答说:在东西叫面皮子。

后来,这女子就成了刘邦最宠爱的妃子戚夫人。刘邦经常叫戚夫人给他蒸面皮子。面皮子也就成了汉中人最喜爱的小吃。(传说戚夫人是西乡水东坝人。戚夫人是刘邦最宠爱的妃子。生儿如意,被封为赵王。刘邦死后,吕后鸠杀了赵王如意,将戚夫人砍掉四肢,挖掉眼睛,割去鼻子、耳朵,装进坛子,放到猪圈内,折磨而死。这是后话。)

汉中属陕南,盛产大米,用大米面做面皮是汉中人首先发明,历史悠久。所以汉中、城固等地的米面皮在陕西西安有很高的知名度,卖面皮的往往要打出汉中米面皮、城固米面皮以招揽客人。因风味独特,吃的人很多。

这里说说做法.其实也很简单,将大米磨浆,有点像做豆腐的第一步.然后将米浆装桶,做时架大锅放蒸笼.蒸笼放上细纱布做成的隔布,用勺盛少许米浆倒在笼上,抹匀加盖蒸大约十分钟左右就好了.倒浆也有技术,倒的好的蒸出来的薄,当然作为食客就不化算了.

出笼后揭下了一般是半面抹菜油,然后用十寸长一拳半宽的大刀切成两指宽的条状盛碗开始调制.主要有作料大蒜,生姜,酱油,醋,盐,味精,辣椒油,大蒜生姜要掏碎加入凉开水盛碗用小勺加入碗中.这碗里也要加入时令菜作为辅菜,长久的主菜是豆芽.冬日里也有用芹菜和波菜或红萝卜丝的. 吃时,自己用筷子调匀.只见碗中红白相间,热气扑面而来.吃到嘴里软滑可口,酸辣俱佳.特别是在冬日的早晨,来上一碗热热的面皮,再配上一碗菜豆腐,那可是一件美事.当然,面皮还可以放凉了再吃,那又是一种风味了。[1]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