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工时利用率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9-1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什么是有效工时利用率有效工时利用率是指在工作日内,完全用于生产劳动并能创造出劳动价值的工时与制度工时之比,或指工作日内净工作时间与制度工作日时间之比,以百分率表示。

有效工时利用率的分析,揭示了整个工作过程组织的合理性与有效性,可以由此地现并明确哪些工时消耗是必须的、有效的,哪些工时消耗是不合理与无效的,从而更加充分合理地利用工作时间,克服时间上的浪费现象,挖掘工作潜力,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1]

有效工时利用率的公式有效工时利用率=[(制度工时-停工工时-非工作工时-休息生理需要工时)/制度工时]×100%

制度工时是国家规定的工时;

停工工时,指职工在规定的工作小时内,由于某种原因(如动力不足、检修设备等),未能工作的工时,与职工停工后被调作其他非本职工作或非生产性工作的工时数;

非工作时间,即指工作者用于做那些非工作任务以外工作所消耗的时间;

休息与生理需要的时间,指午休、工间休、喝水、吃饭、上厕所等时间。

有效工时利用率测定方法一般有工作日写实与推算工时法两种。一般流动性较大的工作是根据月、季、年总工作量来推算,而稳定岗位则采用工作日写实法。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