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福铁路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9-1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峰福铁路概述

峰福铁路线路示意图

峰福铁路包括横南铁路与外福铁路福州-南平南段两个部分,全长约406千米,全线由南昌铁路局管辖。该铁路经由福建南平连接江西横峰与福建福州,自西北向东南贯通福建省北部,经过江西省上饶市下辖横峰县、铅山县,福建省南平市下辖武夷山市、建阳市、建瓯市、延平区,福建省宁德市下辖古田县;福建省福州市下辖闽清县、闽侯县、福州市。

峰福铁路福州-南平南段建成于1959年,横峰-南平南段建成于1997年。该铁路是2009年沿海高速铁路(温福-福厦-厦深铁路)开通前福建省重要的出省通道。

峰福铁路功能与特点铁路特点峰福铁路主要部分沿闽江盘山修建,周围群山环绕,施工运行条件复杂。相对而言,本线特点为坡度大、小半径曲线多、线路基础较差,夏季水害及地质灾害影响严重,经常导致中断行车。客运列车在本线全程运行一般耗时约7小时,平均速度仅为60km/h,这阻碍着福建省铁路运输能力的提高和速度的加快。

本线福州-南平南段初建时为战备铁路,设计小半径曲线多,最小弯曲半径仅200米,限制坡度为9‰,最大坡度为限制坡度为12‰,与近年兴建的高速铁路一般弯曲半径3500米、全线限制坡度为6‰有着很大距离,列车限速要求很多。本线横峰-南平南段限制坡度单机7 ‰双机14.5‰,最小曲线半径400米,列车限速要求亦多。

秀美山川已成为许多游客乘坐旅客列车经由本线出行的一大理由。在横峰-建阳段旅客可直接观赏到武夷山风景区如诗如画的山水与闽西北山区农民的纯朴生活;在南平南-闽清段乘客可观赏到闽江中游的宜人景色与水口水库。出省通道峰福铁路是温福-福厦铁路开通前福州市向西向北出省的主要铁路通道,通过沪昆铁路、京九铁路抵达连接全国各地。待京福高速铁路开通后本线将主要作为货运使用,目前仍有许多普快、快速、特快、直达特快列车经由峰福铁路抵达武夷山或出省,列表如下。

峰福铁路沿线山水景色

车次

始发终到

车次

始发终到

Z60

福州-北京西

K198

龙岩-上海南

K164

福州-上海南

K398

泉州东-武昌

K322

福州-合肥

K666

福州-沈阳北

K30

福州-洛阳

K8750

福州-武夷山

2002

福州-南京西

K8746

厦门-武夷山

1216

福州-西安

铁路功能与意义福建境内多山,铁路修建难度大要求高,因此建国前福建境内尚未有铁路通达。但伴随着国家对台战略的转变,福建境内铁路的修建势在必行。1956年,作为一五计划一部分的鹰厦铁路开通,结束了福建省不通铁路的历史;而1959年原外福铁路(即峰福铁路福州-南平南段)的开通,结束了福州市不通铁路的历史。

而峰福铁路横峰-南平南段则为晚近修建的铁路。上世纪80年代中期,福建经济开始腾飞,但落后的交通基础设施严重制约了经济发展步伐。特别是铁路,全省只有鹰厦铁路一条进出省通道,这条修建于1956年的铁路标准低,运能小,装车满足率常常不到40%,大批工农业生产与人民生活所需物资堵在鹰潭编组站,进不来,也出不去,鹰潭口长期成为中国铁路运输四大限制口之一,严重制约了国民经济建设的发展。因此,打通新的出省铁路通道,迫在眉睫。

峰福铁路横峰-南平南段建成后,使省内外及沿海地区长期存在的运输不畅现象得到较好的解决,铁路运输可以从限制型走向适应型,以满足福建省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的大业,也为江西省创造更有利的外部运输条件。横南线是福建省铁路第二通道,它是线路短、造价低、见效快、条件最佳的方案,进出福建省的客货运量,经由本线比由鹰厦线的运营里程,由上海南方向到福州可减少160公里,到厦门可减少92公里,由皖赣线方向到福州可减少40公里,因此横南线在路网中具有重要意义。该线通过风光秀丽的武夷山风景区,是经国务院批准的国家重点自然保护区,它的建成对开发利用丰富的旅游资源,促进闽北和赣东北地区地方经济发展,加快老区的扶贫建设有着重要意义,为江西省和内地提供了连接福建沿海贸易口岸的新的通道。

峰福铁路技术指标全线为国家Ⅱ级铁路干线、正线单线、电力牵引设计。福州-南平南段技术指标本线共有曲线486个,长105公里,占线路总长度的54.5%。全线最大坡度为12‰,集中分布在杜坞站至福州站、福州站至东站2个区间。其它坡度均在9‰以下。本线全长186.668千米,共有隧道54座20979延长米。本线最长的隧道是前洋隧道,长2797米;最长的大桥是古田溪桥,长534米。横峰-南平南段技术指标线路全长250.548正线公里 (其中新建220.698正线公里,利用横永支线改建29.85正线公里),另有上饶联络线36.821公里。限制坡度单机7 ‰,双机14.5‰; 最小曲线半径400米; 机车类型东风4B型;牵引定数3500吨(武夷山至南平南上行的牵引定数为3200吨);到发线有效长750米,预留850米,双机地段另加30米;闭塞方式继电半自动;设计能力客车14对,货运1400万吨。

沿线车站与里程横峰 - 铅山 - 铅山西 - 永平 - 西山 - 五里峰 - 上乌石 - 黄莲坑 - 洋庄 - 武夷山 - 武夷山南 - 兴田 - 将口 - 建阳 - 杨墩 - 徐墩 - 建瓯 - 小桥镇 - 南雅 - 大横 - 陈墩 - 南平南 - 安济 - 葫芦山 - 下过溪 - 樟湖板 - 古田 - 莪洋 - 水口 - 浦后 - 大箸 - 闽清 - 白沙镇 - 闽侯 - 杜坞 - 福州

上饶联络线(上铅线):铅山西 - 茶亭 - 上饶

马尾支线(福马线):马尾 - 魁岐 - 樟林 - 福州东 - 福州运价里程表站点名称

距起点距离

马尾

-21km

福州

0km

闽清

51km

古田

95km

南平南

155km

建瓯

206km

建阳

252km

武夷山

304km

横峰

406km

与其他铁路的连接横峰

沪昆铁路

/

/

南平南

鹰厦铁路

/

/

福州

福厦铁路

温福铁路

向莆铁路

峰福铁路历史在中国铁路第六次大提速过程中,铁道部决定将部分铁路老线进行更名,并于2006年12月31日18时起实行统一贯通里程,横南铁路、外福铁路福州-南平南段正式更名为峰福铁路,原外福铁路南平南-外洋段改称外南铁路。本线福州-南平南段历史(外福铁路)1956年3月:由铁道部第二设计院勘测设计,开始动工。由解放军8511部队组织施工,同时组织民工数万人负责路基土石方工程。

1959年4月:全线建成。

1959年11月29日:验收交接。

1959年12月1日:零时起交付国家正式营运。

1986年:因配合水口水库施工,由上海铁路局组织施工,由福建省投资4000万元进行改建。改建后外福铁路全长188公里,水口水库改建路段最小弯曲半径为300米(改建前为250米)。

2000年11月10日:完成电气化铁路改造,并一并改造了南平—莪洋区间最小弯曲半径为300米(改建前为250米)。但福州附近有几处弯道半径仍然只有200米。本线横峰-南平南段历史(横南铁路)1989年5月:横南铁路方案开始酝酿。

1992年3月4日:原国家计委正式批复横南线立项。

1993年11月1日:横南铁路正式开工。

1995年5月1日:横南铁路开始铺轨架梁。

1996年10月29日:朱镕基视察武夷山。福建省、市领导在工作汇报中重点提横南铁路出要求解决横南线资金和体制问题。

1997年7月28日:铁道部与福建省在福州举行会商,双方同意合资建设横南铁路。紧接着,铁道部批复横南线调整总概算,国家计委据此批准项目最终投资计划和资金来源,长期影响横南线工程建设的资金问题伴随着体制的理顺圆满解决。

1997年12月30日:横南铁路铺轨全线贯通、南平南至武夷山段开始营运。

1998年8月:上饶联络线开工建设。

1998年12月10日,横南线正式开通客运,12月20日开通货运,正式分流。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