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七宝羹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03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吃七宝羹

亦称“吃七种粥”、“吃七样菜”。汉族岁时饮食风俗。

吃七宝羹流行于福建、广东、台湾及湖南、湖北等地。吃七宝羹始于晋,后来成为汉族岁时饮食风俗。

每年农历正月初七(亦称人日),用七种菜果(所用菜果,因地而异,所用果菜不同,取意也有差别。)混合米粉羹,全家聚食,民间认为可拂邪气,治百病,以此来取吉兆。

广东潮汕用芥菜、芥蓝、韭菜、春菜、芹菜、蒜和厚瓣菜;客家人地区用芹菜、蒜、葱、芜茜、韭菜加鱼、肉等;在台湾、福建等地则用菠菜、芹菜、葱蒜、韭菜、芥菜、荠菜、白菜等七种蔬菜作羹。

其中芹菜和葱兆聪明,蒜兆精于算计,芥菜令人长寿,如此种种(每种蔬菜有有一种吉祥的、好的意头)。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