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环境科学
词目:空气质量指数
英文:air quality index
释文:空气质量指数是一种评价大气环境质量状况简单而直观的指标。可用于大气环境质量评价以及污染控制和管理。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有旨在评价大气质量逐日变化的格林指数、可呼吸到的厌恶污染物指数、安大略大气污染指数、污染物标准指数;有适用于评价大气质量长期变化的密特大气质量指数、极值指数、加拿大大气质量指数;有可兼用于上述两种目的的白勃考大气污染综合指数、橡树岭大气质量指数、两用指数等。中国北京、南京、沈阳、上海等地根据自身的环境条件、污染特点、经济技术水平,也先后建立了各自的空气质量指数体系。[1]
API(Air Pollution Index的英文缩写)是空气污染指数,就是将常规监测的几种空气污染物浓度简化成为单一的概念性指数值形式,并分级表征空气污染程度和空气质量状况,适合于表示城市的短期空气质量状况和变化趋势。根据我国空气污染的特点和污染防治重点,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暂定为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或总悬浮颗粒物。随着环境保护工作的深入和监测技术水平的提高,将调整增加其他污染项目,以便更为客观地反映污染状况。
空气污染指数是根据空气环境质量标准和各项污染物的生态环境效应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来确定污染指数的分级数值及相应的污染物浓度限制值。空气污染指数范围及相应的空气质量类别见下表:
空气污染指数范围及相应的空气质量类别
空气污染指数API
空气质量状况
对健康的影响
建议采取的措施
0-50
优
可正常活动
51-100
良
101-150
轻微污染
易感人群症状有轻度加剧,健康人群出现刺激症状
心脏病和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应减少体力消耗和户外活动
151-200
轻度污染
201-250
中度污染
心脏病和肺病患者症状显著加剧,运动耐受力降低,健康人群中普遍出现症状
老年人和心脏病、肺病患者应在停留在室内,并减少体力活动
251-300
中度重污染
>300
重污染
健康人运动耐受力降低,有明显强烈症状,提前出现某些疾病
老年人和病人应当留在室内,避免体力消耗,一般人群应避免户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