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天下第十行书”即李建中所写的《土母帖》[1],行书,纸本,纵三一·二厘米,横四四·四厘米。

10行,行104字。藏台湾故宫博物院。此帖原为建中《六帖卷》之一帖,首行下角“子”、“封”两字之间有“畏”字编号,原为明代项元汴(字子京,号墨林)所藏。据《大观录》所载,六帖为《土母帖》、《同年帖》、《贵宅帖》、《屯田帖》、《左右帖》和《斋古帖》。此帖为李建中存世墨迹的代表作。作品中,字的结体紧密而修长,用笔沉著而丰腴。虽写的是行书,但起笔、收笔处仍见严谨的楷法笔意,可看出不少唐人书法的特质。此外,由於尺牍内提及“新安门”,地近洛阳,所以推测这是李建中晚年居住在洛阳时所写。
【作者简介】李建中(945-1013),字得中,北宋蜀(今四川)人。曾中进士,历任不少官职。晚年居住西京(今河南洛阳)时,深深为当地的风土民情所吸引,不但在此兴筑山水园池,也屡次请求作西京留司御史台的职事,因此後人也称他李西台。
北宋初期的书法,承袭唐人的传统,以丰肥为美。李建中是北宋初期的书法名家,他的书法骨肉停匀,神气清秀,对宋代书家有很深的影响。除了黄庭坚曾以“肥而不剩肉”的世间美女赞誉他的字之外,《宋史》本传中,也称赞他“行笔尤工,多构新体,草、隶、篆、籀、八分亦妙”。
【作品原文】所示要土母,今得一小笼子,封全咨送,不知可用否?是新安缺门所出者,复未知何所用,望批示。春冬衣历头,贤郎未检到,其宅地基,尹家者,根本未分明,难商量耳。见别访寻稳便者,若有成见宅子又如何?细希示及咨。孙号西行少车,今有旧车,如到彼不用,可货却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