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室交界区性逸博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9-18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房室交界区性逸搏,是最常见的逸搏心律。指房室交界区性逸搏连续发生3次以上的逸博节律。房室交界区组织在正常情况下不表现出自律性,称为潜在起搏点。仅在下列情况时,潜在起搏点可成为主导起搏点:由于窦房结发放冲动频率减慢,低于上述潜在起搏点的固有频率;由于传导障碍,窦房结冲动不能抵达潜在起搏点部位,潜在起搏点除极产生逸搏。房室交界区性逸搏的频率通常为35-60次/分钟。心电图表现为在较正常PP间期长的间歇后出现一个正常的QRS波群,P波缺失,或逆行P波位于QRS波之前或之后,此外亦可见到未下传至心室的窦性P波。

【病因】

在下列情况时,潜在起搏点可成为主导起搏点:由于窦房结发放冲动频率减慢,低于上述潜在起搏点的固有频率;由于传导障碍,窦房结冲动不能抵达潜在起搏点部位,潜在起搏点除极产生逸搏。

【症状】

房室交界区性逸搏的频率通常为35-60次/分钟。心电图表现为在较正常PP间期长的间歇后出现一个正常的QRS波群,P波缺失,或逆行P波位于QRS波之前或之后,此外亦可见到未下传至心室的窦性P波。

【检查】

交界区性逸搏的心电图特征如下:

在较一个基本心动周期为长的间歇后出现一个QRS波群。

波的形态与由心房下传者相同,若伴有室内差异性传导则可宽大畸形。

波群前后的P波可有如下各种表现:

①窦性P波出现于QRS波群之前、中、后,形成干扰现象,在Q RS波群前的P-R间期<0.12秒;在QRS波群之中则使QRS波群变形;在QRS波群之后则表现为在ST-T上有直立型P波。

②QRS波群前后可见逆行P`波 ,P`波在QRS波群前P`-R间期<0.12秒,在后P-P`间期<0.20秒。

③QRS波群前后无P`波可见,此时QRS波群形态应正常,方能作出房室交界性逸搏的诊断。

④可以出现房性融合波。

房室交界性逸搏性心律的心电图表现如下:

连续3个或3个以上的逸搏称为房室交界性逸搏性心律,频率40~60次/分。

【治疗】

一般无需治疗。处理原则是设法提高窦房结的冲动发放频率,改善房室传导。必要时给予起搏治疗。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