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性角膜板层移植术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9-19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适应症病变未累及角膜深基质层及后弹力层,内皮细胞功能正常的:

1.角膜中央区中浅层瘢痕性混浊,直径<6mm最佳。

2.各中浅层角膜营养不良。

术前准备与麻醉同常规。

手术方法1.制作移植床开睑器开睑,上下直肌固定缝线,可用任一种用于穿透性角膜移植的环钻划界,植床直径一般为7.5~8mm。在角膜中央区钻刻0.3~0.4mm深度。

2.用显微单齿镊夹持角膜组织,可用5号圆刃刀剖切。剖切时要沿同一角膜纤维板层进行,保持均一深度。

3.制作移植片可选用与移植床制作相同的方法,取湿房或甘油保存的眼球,剥取所需大小的板层角膜。直径一般较植床大1mm。

4.为了使屈光界面更光滑,亦可用经冷冻车床车好的等厚全板层角膜片,上皮面向下,放于切割钻上,用环钻刻切所需大小的板层移植片。

5.缝合移植片将植片放在植床上,用10-0尼龙线间断或连续缝合于移植床上。方法同穿透性角膜移植。最后庆大霉素2万单位,地塞米松2.5mg结膜下注射。包双眼。

术中注意事项术中应备有可行穿透性角膜移植的供体角膜,以防术中剥穿移植床或瘢痕太深不能剥除干净时,应改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

术后处理1.术后24~48小时首次换药观察,继续包扎双眼2~3天,使植片和植床充分贴附,直至上皮愈合完整,再开始点眼。每日用激素及抗生素眼水点眼4次,酌情减量。

2.术后1~3个月拆线。[1]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