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时香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9-19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在大年三十晚上11到1点钟为子时.这个时候烧香.祈求来年平安.

子时香的起源:烧子时香的风俗不知起于何时,在宋代已大为盛行。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六月六日崔

子时香

府君生日》:“二十四日,州西灌口二郎生日,最为繁盛……夜五更争烧头炉香,有在庙止宿,夜半起以争先者。”清·袁枚还专门说过烧头香的事,其《子不语·烧头香》中说:“凡世俗神前烧香者,以侵早第一枝为头香,至第二枝便不敬。有山阴沈姓者,必欲到城隍庙烧头香,屡起早往,则已有人先烧矣,闷闷不乐。”又如清·俞樾《茶香室丛钞》卷十五:“(韩元英)遣一亲信仆持香往岱岳祈谢,谓曰:‘圣帝惟享头炉香。’……按此知世俗有烧头香之说,由来久矣。”

新年第一柱香也称“烧头香”,又叫“烧头炉香”。这是一种中国民间的风俗,拜佛、敬神等都有这种习惯。信徒在除夕夜到寺、观或神祠,争上第一炉香,以示虔诚。而子时香分为新年子时香和平时的子时香。

子时香 是风俗很重要的习惯 表示这一年风调雨顺等意思 民间都很重视

子时一到 既要上香,争在新年的第一个时辰,上第一炷香,抢得头彩。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