碘污染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9-19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学科:环境科学

词目:碘污染

英文:iodine pollution

释文:碘污染是指碘及其化合物在一定的环境富集而产生的污染。自然界碘呈化合物、碘酸盐或有机碘化物的形式存在,含量不等。在地表迁移能力较强。土壤中的碘主要来自岩石,且含量高于母岩一个数量级。水中碘来源于土壤的淋滤作用。在不同的地貌条件下,碘浓度各异,引起不同的环境效应。如山西孝义县,在地势较高的山区有缺碘地方甲状腺病((地甲病),而在山下低洼易涝地带则有高碘地甲病。中国地甲病区域分布特征是从潮湿地带到干燥地带,从内陆到沿海,从山岳到平原,从河流上游到下游,流行程度由强逐渐减弱。但在干旱、半干旱、油田和沿海地区,人们常常因摄取过量的碘而引起地甲病。缺乏或过量都患甲状腺肿症,可致死量为2~3克,慢性中毒呈现鼻炎、皮疹、失眠和精神异常等。131 I是一种重要的环境影响核素。铀裂变时可产生12种不同的放射性碘同位素,多数半衰期很短。发生事故时,有132 I向环境扩散;在水中具有I^-、I2、HlO3或IO^-3等形态;l2和HlO2因挥发而扩散到大气中;129 I半衰期极长,是处理放射废物的主要对象。[1]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