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克尔斯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03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澳大利亚神经生理学家埃克尔斯(Eccles,John Carew;1903~ 1997)

1903 年1月27日生于澳大利亚墨尔本。1925年在墨尔本大学毕业。1927~1937年在牛津大学与生理学家C.S.谢灵顿一起工作。1944年后在新西兰奥塔戈大学任教授,1951年后在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任教授。1966年移居美国,1968~1975年在纽约州立大学任教授。

自20世纪30年代起,他即对突触传递的本质——信号如何从一个神经元传到另一个神经元的机理问题进行了研究,是神经元间化学传递观点的倡导者。他通过在灵长类动物单个神经元内部进行电记录,详细地分析了神经元连接的兴奋、抑制过程。他还研究了神经系统的其他领域 ,在了解整个大脑的工作中,发现了大脑如何与小脑在功能上建立联系。他的这些研究成果都总结在《作为神经机器的小脑》一书中。主要著作有:《神经细胞生理学》、《突触生理学》、《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途径》、《人体的奥秘》等。

由于他对于神经元连接上兴奋与抑制本质的研究贡献 ,他与英国生理学家A.L.霍奇金和 A.赫胥黎共同获得 1963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埃克尔斯是澳大利亚科学院的创建者和领导人之一,是美国科学艺术学院的外籍院士。

英国物理学家埃克尔斯(Eccles, William Henry; 1875~1966)

他是发展无线电通信的先驱者。

1901年于伦敦皇家理学院获得博士学位,然后在伦敦的西南工业学院任教(1902~1916)。从1916年起,继S. 汤普森之后在伦敦工艺学院任教。他是亥维赛理论的较早支持者,该理论认为高层大气会反射无线电波。他于1912年提出,以太阳辐射的影响解释白天和黑夜无线电波的差别,他用检波器和放大器做了无线电接收实验,并研究了大气对无线电接收的干扰。

主要著作有:《无线电报手册》(1915)、《连续波无线电报》(1921)。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