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战役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9-19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南昌战役,又称赣北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侵华日军在武汉战役后为了割断中国第三战区和第九战区联络进行的一次战役。武汉失陷后,冈村宁次指挥的日军与薛岳指挥的第九战区和顾祝同指挥的第三战区部队在这个地区对峙于修水两岸。

1939年2月中旬,日军逐渐向德安、湖口等地集中。3月8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曾命令第九战区于3月15日先发制人,向赣北日军进攻。第九战区因补给困难,请求展期。3月17日,日军开始攻击,因为中国军队准备不够充分,仓促应战,不敌日军的猛攻而被迫弃守重镇南昌。21日,日军强渡修水,日军突破修水中国军队防线后,猛攻凤栖山制高点,中国军队则凭借即设工事拼命抵抗。在凤栖山主阵地失守后,日军用炮火猛轰二线的魏家营阵地,用战车掩护步兵发起冲击。

日本历史图书的插页《袖珍战车的拼死之斗》

根据日军记载,投入这场战斗的战车,是森田部队(第三十六旅团独立战车第一大队)的松本轻战车中队。其中一辆九四式战车突破中国军队的铁丝网堑壕阵地时,忽然发生大爆炸(日军认为是地雷),左侧履带被炸开,车体腾空两米而后落下。这时周围的中国士兵纷纷呐喊扑向日军坦克和随行的日军步兵,随行的日本步兵猝不及防,由于中国军队的动作迅猛,人数众多,日军眼看要遭到灭顶之灾。就在此时,被击毁的九四式战车上,炮塔和机枪射口忽然喷出火焰,没有死的日本战车兵猛烈射击冲锋的中国军队,日军步兵乘机逃回出发阵地。

根据中国军队的记载,坚守魏家营阵地的,是中国陆军第49军第105师315旅第一团。这是一支东北军出身的部队,105师的前身,就是张学良的卫队旅,是东北军中战斗力最强的部队,315旅旅长赵镇藩,九一八事变时在北大营担任边防第七旅参谋长,而且那天正是值班指挥官,就是他最早向总部报告了日军进攻北大营的消息。面对日军战车的冲击,赵镇藩亲临第一线指挥,率领官兵拼死堵塞突破口,战斗记载,鏖战三个小时,击毙日军数十人,击毁战车一辆。是中国军队的敢死队员,把集束手榴弹,塞进了日军战车的履带里。这一战,突袭敌坦克的十二名敢死队员,全部阵亡。

日军先后占领安义、奉新。27日南昌失守。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