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美初中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9-19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融美初中简介融美初中创建于清代光绪十八年(1892年),系牧师方鲍参根据光绪十七年(1891年)基督教(新教)美以美会福州年议会的决定而创建的一所教会学校(Mission school)。[2]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柯志仁劝募美国嫠妇柯琳·约翰逊女士(Caroley Johnson)捐资,在本校现址建成第一幢校舍(南洋楼),建筑面积973.6平方米。同年,学校更名为融美中学堂,寓玉融美以美会中学之意。

融美中学堂历十三届(1907-1923年)累计学生人数共1418人,平均每年在学约83人,最多时(1910年)学生数曾达124人。牧师方鲍参,美国传教士力亨利(Henry Veeze Lacy)、马尔庚(Hugh C.Moygan)等先后担任堂长。著名宗教界人士、原协和大学校长杨昌栋,著名的元史、蒙古史学家翁独健等,均在该时期就读于本校。

二十世纪20年代中期,随着中国革命形势的发展,收回教育权运动在全国范围展开。民国十四年(1925年),中国政府教育部公布《外人设立学校请求认可办法》。民国十五年(1926年)大学院公布《私立学校规程》等,规定教会学校“校长须为中国人”,“外国人不得为董事长或董事会主席”。正是在这个背景下,融美中学堂于民国十三年(1924年)更名为融美初级中学,深受师生爱戴的薛永香先生始得于民国十五年(1926年)出任校长,民国十八年(1929年)学校向福建省教育厅申报立案。

本校校名以“融美”为冠共历45届,几近半个世纪,累计各年在学生人数共达7058人。它是本校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富有卓著的成就和优良的传统。殖民者在这里播下了“跳蚤”,却使中华民族收获了“龙种”。[1]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