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彩业的早期勃兴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9-19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基本信息中文名称: 博彩业的勃兴[1]

发生时间: 19世纪50年代

所属朝代:清朝

发生地点: 澳门

主题词或关键词: 澳门事件

栏目关键词: 事件 台港澳专题

辅助分类项: 澳门

简介博彩业的早期勃兴是指:19世纪50年代,澳门的经济陷入严重的困境。博彩业开始勃兴,与当时苦力贸易的繁荣分不开。那些人贩子,地痞,流氓嗜赌成癖,并把赌博作为诱惑华工入彀,最后强迫他们卖身的陷阱。

博彩的方式有骰宝,山票,铺票,字花,字胆,白鸽票等多种,最为风行的是番摊。据统计,澳门的番摊赌馆在当时共有200余家。在贸易急剧衰落的形势下,澳葡当局在19世纪60年代公开招商开赌,向赌场征收“赌饷”。60年代中期,澳葡当局主要依靠赌饷和鸦片税收,使每年财政收入激增至210余万元。1872年(清同治十一年),香港开始严厉禁赌,以后大批赌客又从香港转至澳门,使澳门的博彩业更加兴隆。[1]

澳门博彩澳门的博彩业:

澳门向有“赌埠”之称,博彩业在澳门历史悠久,已有150多年历史

澳门的博彩业

。早年最盛行的赌博是番摊与牌九,到了20世纪,西方博彩游戏传入澳门,融合本土的赌法,才形成一个多元的博彩架构。 澳门现为世界三大赌城之一,被称为"东方蒙地卡罗"。

澳门起初也是禁赌的,但后来澳葡当局为解贸易急剧衰落、收入拮据之窘,实行公开招商设赌,向赌场征收“赌饷”,以开赌抽饷来增加收入。19世纪60年代中期,澳葡当局主要靠着赌饷和鸦片烟税,而使得每年的财政收入增加到20多万元,并有约4万元的结余上交葡萄牙国库。

1847年,澳门政府颁布法令,宣告赌博业合法化,揭开了赌业合法化的序幕,但当时并没有专营的赌场。20世纪30年代以后,澳门的博彩业改由政府与娱乐公司签订合约,实行专利经营。经营者必须向政府缴纳赌饷--博彩税,依约经营。1937年,高可宁、傅德荫合组的泰兴娱乐公司,既开始实行赌博专营制度,从此澳门赌业发展初具规模。但泰兴公司经营不善,加上高、傅的继承人又不热衷赌业,澳门政府于是在50年代重新订定赌业管理办法,并公开竞标赌业管理权。1961年2月,葡萄牙海外部根据澳门当局的建议,批准在澳门正式开设博彩旅游业。1962年,由香港何鸿燊、叶汉合组的何氏澳门旅游娱乐公司竞标成功,获得赌业管理权。此后30多年,澳门的博彩业一直由何氏澳门旅游娱乐公司实行高度垄断经营。

澳门博彩业分为三类:

一、幸运博彩,澳门幸运博彩的花样很多,有骰宝、百家乐、轮盘、廿一点、牌九、角子机(俗称“老虎机”)等20多种;

二、相互博彩,包括跑狗、赛马车、赛马、回力球等;

三、碰运气博彩(即彩票),包括山票、铺票、白鸽票等。

其中以幸运博彩最为普及,也最有吸引力。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