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竞技游戏中的一个大类是以球为戏具而展开的各种球戏。由于球是圆的,抛接击打起来需要一定的技巧,因此球经常被用来作为一种游戏器具,以球为戏具而产生的传统游戏活动也特别多。
主要分类蹴鞠
先秦时期已经产生,汉魏和唐宋时期得到极大发展的就是蹴鞠,就是一种典型的球类游戏形式。汉代皇室中的蹴鞠规模很大,有专门的球场,四周还有围墙和看台。较为正规的蹴鞠比赛分为两队,双方各有十二名队员参加,以踢进球门之球数的多少决定胜负。当然一般平民百姓的蹴鞠活动就没有那么好的条件了,他们大多是两三个人自己随便踢踢玩玩,而且也只能是在路旁小巷中进行。桓宽《盐铁论》中提到的"康庄驰逐,穷巷蹴鞠",指的就是一般平民百姓的蹴鞠活动。
到了唐宋时期,蹴鞠的形制有了很大的改变,蹴鞠的技术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据一些古籍记载,唐宋时的蹴鞠有家庭中二三人玩的小型蹴鞠比赛,也有皇室宫廷中玩的数百人参加的大型蹴鞠活动。如宋代每逢天宁节时,朝廷中的宰相、亲王和百官们都要给徽宗赵佶上寿,此时宫廷中奏起音乐,双方队员穿红、黑两色锦衣入场,进行踢球比赛。在经过了一番较量以后,分出输赢,赢者获金奖,输者受鞭打,或以黄白粉涂脸。在踢球规则上,唐宋时期已经形成了许多定制,有所谓的"白打"、"打二"、"官场"等等。"毬两人对踢为白打,三人角踢为官场","每人两踢名'打二',拽开大踢名'白打'。"
到了清代时期,蹴鞠又和溜冰结合在一起,出现了一种"上蹴鞠"的活动。玩时双方数十人分位而立,各有统礼,扎一彩球并将其抛起,众人群起而争,边滑边踢球,互相追逐嬉戏。这实际上是一种非常讲究技巧的古代冰球运动。
击鞠(马球)
唐代时期出现的击鞠(即马球)也是一种十分典型的球类游戏方式。击鞠最大的特点,就是游戏者必须乘坐在骑乘上击球,这就要求游戏者不但要有过人的击球本领,而且还要有过人的骑乘本领,这样才能在游戏时战胜对方。击鞠的球场,球具和玩法上也都与蹴鞠有所不同。其球场形制一般是在一端立双桓置板,下开一孔为门,门上挂有网囊,也有的是在两端各立一门。游戏者分成两队,每人手中拿一根头部弯曲如偃月的球杖,骑在马上用球杖争球,抢得球后还要把球击入球门中的网囊中,谁击入网内的球多谁便算赢。
到了宋代时,击鞠之戏常常被用于宫廷表演。如据《东京梦华录》记载,当时的宫廷中经常举行击鞠比赛,赛时还有"小打"、"大打"之分。游戏时先在殿前设立一个用花彩结扎起来的小球门,百余名男子分成两队,一队穿红,一队着绿,两队都骑在雕鞍结彩的驴子上。每队中都有一个首领,手中拿着一条彩画球枚。首领将球击起,两队人马便开始争夺,一队力图将球击入网内,一队则尽量将球击出,这称为"小打"。也有骑马而比赛的,则称为"大打"。这种游戏方式由于具有很强的竞技性,因此颇受皇帝、贵族的赏识,被经常运用到节庆宴席中去作为一档助兴节目。
捶丸
来源于唐代的“步打球”,与现代曲棍球十分相似。但到了宋朝,步打球由原来的对抗性竞赛逐渐演变为非对抗性比赛,取消了球门,该用球穴,球进穴得一分。竞赛形式变了,名称也随之改变了,叫“捶丸”。“捶”即击,“丸”即球。 捶丸场上最显著的特点是设球穴,以杖击球,而且场地要有地形变化、凹凸不平,球穴旁要插上彩旗作为标记:捶丸所用杖(棒),有着不同的类形,有"擦棒"、"杓棒"、"朴棒"、"单手"等,供人在不同条件下选用,打出不同的球:捶丸之球,一般用赘木制成,这种赘木即指树身上结成绞瘤的部分。此类木质生长不规则,树纤维绞结紧密,十分牢固,久击而不坏:捶丸比赛时,既可分组,亦可不分组。以参加人数的多寡又有相应的不同名称,多人参加的叫“大会”,七八人参加的为“中会”五六人的则为“小会”而三四人的称为“一朋”。最少的是两人,叫“单对”。比赛根据筹之多少,可分为大筹(20)、中筹(15)、小筹(10)。比赛以先得以上各数者为胜。
步打
"步打"也叫"步击"、"捶丸",起自唐代,流行于宋元。其游戏方法是:在旷地上画一尺见方的球基,离球基六十至百步处,作若干球窝,旁树彩旗。游戏者轮流持木棍从球基将球击入球窝,很像现代流行的高尔夫球。"木射"则有点类似现在的保龄球。
木射
"木射"起源于唐代,又名"十五柱球戏"。其玩法是在场地一端竖立十五根笋形平底的木柱,在每根木笋上用红黑颜色各写一字,红的为"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黑的为"傲、慢、?、贪、滥"。红黑相间,作为目标。用木球从场的另一端滚去,命中红笋者为胜,中黑者为负。
中国古代的球戏还有多种,这里就不再一一列举。总的看来,球戏都是以球为具而展开的游戏活动,它们讲究技巧,富有竞争性,因此深得古人的喜爱。许多球戏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有的甚至一直延续至今仍在广大群众中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