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垂体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03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urophysis;urohypophysis

鱼类尾部脊髓下方的一个神经内分泌结构。其形态及功能都同哺乳动物的神经垂体相似。许多真骨鱼都有这种结构,只是大小不一。组织学上,这个结构与哺乳动物脑下垂体后叶(神经垂体)都是神经内分泌器官。在这些鱼的尾部脊髓内有神经分泌细胞,它们的轴突延伸到尾垂体,将其分泌物转送到尾垂体,再由此释放入血。

从进化上看,板鳃鱼的尾段脊髓内有许多分散的神经分泌细胞。这些细胞比一般的神经元约大20倍,内含神经分泌颗粒。

尾垂体的生理功能尚不十分清楚,但有资料表明,它的分泌物与离子调节和渗透压的调节有关。当鱼处于不同的渗透压环境中时,可引起尾垂体组织学上的变化;切除尾垂体后,鱼对淡水和海水的适应能力都降低,这说明尾垂体与渗透压调节有关。

向泥鳅腹腔内注射一次高浓度氯化钠溶液,可引起尾段脊髓内的神经分泌细胞出现暂时的过度分泌,反复注射时 ,可使这些细胞形成空泡,从而完全丧失分泌活动。

从真骨鱼的尾垂体内分离出一些具有生物学活性的物质,这些物质属于多肽或蛋白质,分别叫做尾紧张素Ⅰ、Ⅱ、Ⅲ、Ⅳ。尾紧张素Ⅰ能使大鼠的血压降低。尾紧张素Ⅱ能使鲑膀胱的平滑肌收缩,并使鳗鲡的血压升高,尿量增加。尾紧张素Ⅲ能促进金鱼的鳃吸收钠。尾紧张素Ⅳ能促进蟾蜍膀胱的吸水力,但很难说这些作用是生理功能还是药理作用。因此,尾垂体的真正功能的阐明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