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气象站是由电子设备或计算机控制的自动进行气象观测和资料收集传输的气象站,一般由传感器、变换器、数据 处理装置、资料发送装置、电源等部分组成。变换器是将传感器感应的气象参数转换成电信号(比如电压、电流、频率等 );数据处理装置则将对这些电信号进行处理,再转换成对应的气象要素值。经过处理的气象要素数据按规定的格式编排 ,经资料发送装置用有线或无线方式传给用户,或存贮在介质上,由用户定期回收。电源是为气象站正常工作提供动力的 ,在野外通常使用太阳能电池。整个系统由一部微机自动管理。
自动气象站观测项目通常为气压、气温、相对湿度、风向、风速、雨量等基本气象要素,经扩充后还可测量其它要素。
自动气象站是一种能自动地观测和存储气象观测数据的设备,主要由传感器、采集器、通讯接口、系统电源等组成,随着气象要素值的变化,各传感器的感应元件输出的电量产生变化,这种变化量被CPU实时控制的数据采集器所采集,经过线性化和定量化处理,实现工程量到要素量的转换,再对数据进行筛选,得出各个气象要素值。自动气象站观测项目主要包括气压、 温度、湿度、风向、风速、雨量等要素,经扩充后还可测量其它要素,数据采集频率较高,每分钟采集并存储一组观测数据。自动气象站根据对自动气象站人工干预情况也可将自动气象站分为有人自动站和无人自动站。自动气象站网由一个中心站和若干自动气象站通过通信电路组成的。
按照城区大约间隔5公里、郊区10-15公里的建设原则,北京市气象局现已建成多要素自动气象站177个(有人自动站20个, 无人自动站157个),并在市局建立中心站组网,实时收集、监控、分发自动气象站观测数据,自动站网已覆盖北京市全地域,能够实时、准确地获取北京地区的气象要素数据,较好地满足了日常业务需要,也为更好地为奥运会和首都人民做好气象服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自动气象站是由电子设备或计算机控制的自动进行气象观测和资料收集传输的气象站,通常有以下两种形式:
(1) 有线遥测自动气象站:仪器的感应部分与接收处理部分相隔几十米到几公里,其间用有线通信电路传输。由气象传感器,接口电路、微机系统、通讯接口等组成。传感器将气象信息转换成电信号由接口电路输出。微机系统是它的心脏,负责处理接口电路及观测员通过键盘输入的信号,并将处理结果输出显示、打印、存盘,也可通过接口送到 信息网络服务系统。这种自动站早期用于实时查询气象资料,现在逐渐取代气象站日常 主要观测工作。
(2) 无线遥测气象站:又称无人气象站。它包括测量系统、程序控制和编码发射系统、 电源三部分组成。气象要素转换成电信号的方式常见有机械编码式和低频调制式两种, 前者多使用机械位移的感应元件,使指针在码盘上位移而发出不同的电码;后者多使用电参量输出感应元件,使它产生一个低频变化的信号,然后将此信号载于射频上发射。 无人气象站通常能连续工作一年左右,每天定时观测4─24次。可在1000公里之外的控 制中心指令或接收它拍发的电报,也可利用卫星收集和转发它拍发的资料。该站通常安置在沙漠、高山、海洋(漂浮式或固定式)等人烟稀少的地区,用于填补地面气象观测网的空白处。
简介气象站
qìxiàngzhàn
[weather station]∶取得、记录和报告气象观测的台(站)
[meteorological station]∶进行气象观测所需设备、建筑物、场地、仪器等的综合
中国最早的气象台站北京地磁气象台:由俄国教会建立于1849年*
上海徐家汇观象台:由法国教会建立于1872年
香港天文台:由英国政府建立于1883年
台北测候所:由日本中央气象台建立于1896年
青岛观象台:由德国海军建立于1898年
哈尔滨测候所:由俄国“中东铁路建设局”建立于1898年
北京中央观象台:由民国政府教育部建立于1912年
延安气象台:由中国共产党建立于1945年
*注: 北京地磁气象台气象观测始于1841年,1849年正式成立地磁气象台,1867年气象台脱离教会,直隶于俄国圣彼得堡科学院。
中国气象台站分布中国气象局通过几十年的业务发展与建设,在全国范围内初步建立了能基本满足实时气象业务需要的台站网。目前共有地面气象观测站点2500个左右。太阳辐射观测站98个,高空气象探测站120个。大气本底监测站4个,酸雨观测点82个,农业气象试验站70个,农业气象基本站672个。拍发绘图天气报站点650余个,为军队、民航等部门拍发各类航空危险天气报的站点每年约1000个左右,402个站的地面报和90个站的高空报参加全球(或区域)气象情报交换,每天发报量约达12万份,每月编制近万份各种气象观测记录月报表。许多台站还承担拍发省内小图天气报、台风加密报、雨量报等任务。
气象台站的类型中国气象台站根据不同建制,区分为国家气象部门的国家气象台站和属于各专业部门建制的专业气象台站。
国家气象台站包括:
1.气候观测站:分为基准气候站、基本气候站、一般气候站、辅助气候站四种类型。
2.地面天气观测站:担负定时地面天气观测并实时发报,提供给天气分析预报使用。一般由基准气候站和基本气候站承担其任务。
3.高空观测站:分探空站和测风站两种。
4.航空天气观测站:主要提供军事和民航安全飞行所需要的航空天气预报和危险天气通报。绝大多数地面天气站和部分一般气候站承担其任务。
5.农业气象观测站:分农业气象试验站、基本农业气象站、一般农业气象站三级。
6.太阳辐射观测站:分一级、二级太阳辐射观测站。
7.天气雷达观测站。
8.卫星云图接收站。
9.大气本底及污染观测站:分基准站和区域站。
10.降水酸碱度分析站:由部分气候观测站承担其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