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十大人性哲学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9-20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图书信息世界十大人性哲学

作者: (美)斯蒂芬森,哈贝曼著,施忠连译

出 版 社: 复旦大学出版社[1]

出版时间: 2007-8-1

字数: 300000

I S B N : 9787309052305

定价:¥32.00

内容简介本书是一部有世界影响的哲学普及读物,三十年间四次修订,在东西方许多国家地区都有译本,流布甚广,常销不衰,同时,作为一部成功的哲学基础教材,拥有大量的读者。

本书以哲学的核心“人学”,即人性理论为主题,以哲学史上具有典型性的理论体系为纲,系统地考察、介绍了东西方十种主要的人性理论,包括儒学、印度教、基督教、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康德、马克思、弗洛伊德、萨特和达尔文。

本书对人性论的介绍既完备系统,又简明扼要,对各家的评价相当平实,客观,少偏颇之词,具有很强的学术性。特别是,此书没有明显表现出许多西方学术著作常见的西方中心主义倾向,它也介绍了东方许多重要的哲学成果。

作者简介莱斯列·斯蒂芬森(Leslie Stevenson):苏格兰圣安德鲁斯大学荣誉高级讲师,是一位杰出的哲学基础课程教师,在康德哲学、形而上学、逻辑等研究领域颇有造诣。主要著作有《经验的形而上学》、 《科学的多面性》等。

大卫-哈贝曼(David L.Haberman)美国印第安纳(伯明顿)大学宗教系教授。1984年获芝加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领域为宗教学、南亚宗教史、印度艺术与美学。主要著作有《污染年代的爱河——印度北部的亚穆纳河》、 《作为拯救的演艺——一部印度戏剧的研究》、《走过十二座森林》(曾获得美国宗教学术卓越奖)。

目录序言

导言:对立的理论和批判性的评价

第一章儒家:圣人之道

第二章《奥义书》中的印度教思想

第三章《圣经》:同上帝相关联的人性

第四章柏拉图:理性的法则

第五章亚里士多德:人道实现的最终目标

历史的插曲

第六章康德:理性与原因,历史与宗教

第七章马克思:人类社会的经济基础

第八章弗洛伊德:精神的无意识基础

第九章萨特:激进的自由

第十章达尔文主义的人性论

结论走向综合人性理论?

索引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