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胡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0-24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革胡,新型拉弦乐器。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上海音乐学院杨雨森(1926—1980)在二胡基础上吸收其它拉弦乐器特点创制而成。红木、花梨木制,全长170厘米。琴头雕刻龙头,琴杆插入琴筒一侧,琴杆表面设弧形指板。琴筒圆形,长37厘米、前口外径38厘米。蒙蟒皮、马皮或羊皮。后口置音窗。皮面张力可调。置四轴,张四弦。用大提琴弓拉奏。皮膜不直接承受弦的张力,皮面内侧中心设有六足形音柱传音,琴码呈扁铲状,码脚与音柱顶衔接,以使皮膜振动范围扩大。音色圆润雄厚。定弦C、G、d、a,音域四个八度。

七十年代又研制成圆方筒协振式和全板式革胡。前者协振鼓为膜板结合式,蟒皮后面贴有桐木板,发音坚实响亮;后者琴筒呈扁瓮形,不蒙皮膜,前、后和右侧三面设桐木板,通过音柱和杠杆直码使三板协振,音色淳厚低沉。

演奏时,弓在弦外拉奏,可拨弦弹奏。吸收了二胡、中胡、坠胡、马头琴的演奏技巧并有所发展。在民族乐队中可代替中胡和低胡。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