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治疗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9-21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治疗方法1.心脏搭桥、放置支架;

2.腹腔脏器切除,如胆囊切除;

3.颈、腰椎间盘的介入治疗;

4.三叉神经痛的射频治疗;

5、甲状腺微创手术,通过颈腔镜技术治疗甲状腺疾病。

历史发展20世纪50年代我国胸外科初创时,石美鑫记得当时做手术做的最多的就是肺结核病人,“那时为了治疗肺结核病人,要把肋骨去掉很多根,这对病人的组织损伤很大”;并且,由于我国的胸外科手术才刚刚起步不久,许多手术当时都未能开展。1991年我国报道了第一例腹腔镜手术,这被认为是我国最早的外科微创手术;之后十多年,微创技术在我国外科各个领域出现并迅速发展;2007年,我国第一例全机器人不开胸微创心脏手术成功,这意味着我国已达到了国际心外科微创技术的最高水准。1992年“1992年年初,我们从国外的一些资料、文献上知道有这种技术,但当时中国的经济水平还不高,想开展这项工作,困难重重。”仅一个缝合切割器就要两千多元人民币,这让当时工资才一百多块的王俊感觉有点遥不可及。“之后我们只能查阅大量文献,从理论知识上加强对这项技术的了解。后来我们尝试着和美国开展这项技术的专家联系,他们最终同意免费支持我们使用这项新技术,并亲自到中国指导我们做手术,同时还提供手术必须的一些昂贵器械。”王俊至今仍感叹这来之不易的机会。

1992年10月,在美国专家指导下,王俊在北大医院成功开展了我国第一例胸腔镜手术,这是第一例真正意义上的胸外科微创手术,标志着中国胸外科微创技术的诞生。

美国专家走后,王俊又开始着手研究和试验腔镜技术在各个胸外科手术中的应用。如今,将近20年过去了,胸腔镜手术也已从当初只能做肺大泡等简单胸外科手术,到目前可以常规完成早期肺癌的肺叶切除加淋巴结清扫术、食管癌根治手术、胸腺瘤切除术等高难度手术,成为胸外科临床手术中最常用的成熟技术之一。宏观变化从20世纪50年代到今天,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走了将近60年,这60年,我国的医疗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医学水平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以“最大限度减少病人创伤”的微创治疗在我国外科各个领域遍地开花。[1]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