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演出有限公司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9-21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1、中山中视投影设备公司中视映画是广东省一家以投影AV设备为主及其他舞台设备租赁的专业机构,拥有2500流明到20000流明的进口投影设备和等离子显示屏、LED显示屏,另配套一批专业舞台灯光音响设备和技术团队,可以满足几乎所有大中小型会议及文艺演出场合的需求,为深圳、广州、珠江三角洲乃至全国各大城市提供大型音视频设备支持。

为各类型的活动:广场晚会、庆典活动、促销推广、新闻发布、展览展示、晚会派对、产品巡展、竞技比赛、各种会议、开工奠基、剪彩开幕、节日庆祝、时装表演、产品发布会、明星见面会、企业年会、培训研讨、全国性巡回推广等提供专业化的室内外LED屏租赁、彩幕租赁、投影机租赁、投影幕租赁、电视墙租赁、等离子显示器租赁、舞台灯光音响租赁等服务。

我们拥有一支年轻、朝气蓬勃的员工队伍,在一个宽松、富于激情的氛围中每一个人都在充分发挥着自己的聪明才智,不断创新、追求领先技术。我们从安装、调试、操控、维护、管理,均具备专业、系统的规范模式。在服务和技术上精益求精,帮助客户实现高性价比的一站式关怀服务,并且力求做到最好。欢迎各展览公司、演出公司、公关公司、广告礼仪公司、酒店、学校和各类活动场所与我们取得合作。

2、中山千羽文化演出公司中山千羽文化传播演出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是经广东省文化厅核准的一级演出经营实体机构,在全国演出文化行业有较高知名度,是珠三角地区专业演出市场的强势企业之一。公司自成立以来,已成功的为各级政府、事业单位、厂企等上百家客户策划制作了过百台艺术水平很高的大型文艺(电视)晚会,是一家规范管理、高效运作,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综合性文化企业。

多年来,千羽文化以“专业、专注”的创始信念,以“细致、高效”的服务理念,从最初的起步业务演艺经纪、小型演出,到现今的大型电视晚会策划、录制;从最初的白手起家没有一灯一线,到现今拥有的全套顶级演出器材和舞美工程技术队伍;团结执着的千羽人一步一个脚印,在演出文化行业奠定了扎实的根基,形成了千羽文化特有的核心竞争力。

在逐渐规范、逐渐繁荣的演出市场环境中,千羽文化不断自我完善、精益求精,凭借多年的经营积累,已完全实现从“台本创意策划、演艺资源配送、节目编导包装、音乐影视创作、舞美工程实施、现场统筹执行”等一整套高效的运作程序。让艺术与商业接轨,共同在舞台中得以精彩展现,充分发挥自身价值,为客户争取利益最大化,实现了企业与客户的双赢。

展望未来,千羽文化将在艺术舞台上不懈开拓、锐意进取,力争做最好的、做时尚的、具有国际化水准的演出文化公司,为推动中国文化艺术市场的发展与繁荣尽一份绵薄之力。千羽文化公司机构设置大型演出部:专业策划制作各类商业演出和公益性演出活动,包括大型文化艺术节、博览会开(闭)幕式晚会、明星演唱会、CCTV综艺栏目走进地方的总体策划、录制播出等。以我们丰富多元化的演艺资源,精良的灯光音响制作技术、国际化的舞美设计和现场导演监制,与各地演艺娱乐机构及商业文化企业携手合作,一并取得良好的商业和经济效果。公关活动部:用高度专业化的客户服务水准,为各级政府、房地产、金融、教育、旅游、知名企事业单位策划提供高效能全方位的商业活动,也可为地区招商引资、地方节庆活动的组织策划提供最时尚经济的可行性方案,准确领悟客户需求,进而为客户提供一个走向全国走向国际的自身价值表现方式。文体赛事部:致力于大型文体赛事的引进、包装推广与开发,通过举办各类文学、艺术、美丽、体育等赛事活动,宣传地区及企业产品知名度,营造市场氛围,力争实现多赢。同时,接受文化体育及投资机构组织的(国际)文体比赛,对其进行全程创意策划、市场推广、组织实施,全方位提供专业服务,促进文体事业产业化、市场化。舞美工程部:提供大型演出灯光音响舞台、视频器材、特效器材、TRUSS架、电视转播车等先进演出设备的租赁。另有道具、绘景、雕塑、木工、铁工及特异型材制作车间,并拥有一支专门从事各类演出舞美设计制作的专业工程技术队伍,为各地演出商、文化艺术机构提供快速精良的舞台工程服务。音乐制作部:我们为所有需要正式出版的音乐项目和商业项目提供完整的音乐制作方案,主要包括:音乐企划、音乐创作、版权供应、配音配乐、音乐出版、城市形象组曲、企业广告歌曲(MTV)等服务。为有志于流行音乐发展的个人提供歌曲创作,编曲录音、唱片生产包装、专辑出版发行、宣传推广等全方位的技术支持,帮助更多有才华的音乐人、歌手实现自己的梦想。

3、中山文化艺术中心中山市文化艺术中心座落于兴中道73号,是中山市人民政府“十五”规划重点工程项目之一。该工程于2003年8月3日奠基动工,于2005年11月竣工投入使用。

文化艺术中心占地54727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7368平方米,由演艺大楼和培训大楼两大部分组成,总投资5亿多元。其中,演艺大楼建筑面积23879.87平方米,设有大剧场、多功能小剧场、展览厅、影音演示厅、排练厅、演员化妆间、西餐厅和办公区;培训大楼建筑面积19551.53平方米,设有文化艺术商廊、电影城、美食广场、公共艺术展厅、培训区等,其中戏剧、舞蹈、音乐、器乐、少儿艺术等各艺术门类培训教室38间,包括排练厅、琴房、综合艺术厅等。

文化艺术中心还设有一个可容纳3000多人的露天文化广场,舞台上配置了一个40平方米的LED大屏幕。广场设置了两个大型喷水池和800多套灯具。大型停车场可容纳近400台车辆停放。

本中心建筑设计独特,环境优美,是中山市目前的文化地标、市民的艺术殿堂、最好的艺术培训基地、群众首选的文化活动场所,也是中山市旅游观光的亮丽风景点。

4、中山市市青少年宫中山市青少年活动中心(青少年宫)是团市委领导下的综合性青少年校外培训和活动基地,也是中山市人民政府命名的中山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属公益性质的事业单位。

中心(宫)位于中山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带,邻近市委市政府,建筑面积8800平方米,设有多媒体教室60间、电脑互联网培训中心、书店、乒乓球室、多功能厅以及团队、爱心店、可容纳千人的青少年文化广场等。中心(宫)现有专、兼职教师100多人;每年开设50多个项目500多个培训班,培训项目包括艺术类、文化类、科技类、体育类等,年均培训学员达20000多人次。

中心(宫)集培训教育、公益活动、艺术演出于一体,以良好的教育环境、优秀的师资队伍、严谨的教学管理和完善的教学设施为基础,通过素质教育、艺术培训、科普教育、文娱体育、公益活动等形式,为社会培养了大批青少年人才,中心(宫)成为了中山市培养青少年人才的摇篮、校外教育的典范,先后被评为 “广东省少先队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千校百万’进城务工青年培训先进集体”、广东省‘小公民’道德建设实践基地”、“全国小记者培训指导站”、“共青团千宫百万行动青少年外语培训站”、 “全国先进青少年宫”,2005年当选为中国青少年宫协会常务理事单位。

5、中山市群众艺术馆中山市群众艺术馆新楼座落于中山市东区博爱路五路2号,建筑面积7192平方米,楼高五层。内设展览厅2个,可供各类文化展览和其他实物产品展览之用;综艺厅1个,可作各种小型演出之用;舞蹈排练厅4个,内有钢琴、音响、投影等现代化排练设施;琴房16个,供钢琴及其他乐器教学用;录音棚1个,可录制各种伴奏音乐和舞蹈音乐;美术书画室4个,可供静物写生等美术训练用;还有电化教室及各类活动室一批,供市民学习及开展活动之用。

群艺馆现有在编人员23人,雇员8人,馆长王维岗,副馆长赵幼云、麦伟光、崔臻和。部门设置分6个部门,即办公室,文艺创作调研部、群文活动策划部、艺术培训辅导部、文化综合开发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办公室。在市文广新局的领导下,凭着这些先进的硬件设施,市群众艺术馆将群众文化活动扩展到全市城乡,除经常在大楼内开展阵地活动外,长期深入农村、社区,活跃群众文化生活,为我市文明建设发挥积极作用。

一、将文化工作重点转到农村,有力配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近几年来,市群艺馆主动将工作重点转到为全市农村服务上来,义务为农村镇区组织文艺演出227场,举办了各类文艺培训班52期,使农村业余文艺骨干3000人受到培训。我市镇区文化站建设突飞猛进,成为全省第一个消灭二级站的地级市,其中特级站19个,一级站5个。

二、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导向性文化活动,为我市创建国家文明城市作出贡献。继近年连续在我市举办全国合唱节,全省戏剧花会等大型文化活动后,去年同时举办市第二届中山合唱节和第二届社区艺术节,历时五个月,举办演出、展览、文艺下社区等活动180场次,参演人数达6000人,观众达20万人次,有力地配合我市文明城市创建工作。

三、认真抓好业余文艺创作,为我市文明建设提供精神食粮。近年来市群艺馆排除社会上的各种干扰,认真抓好业余文艺创作,使我市文艺创作成果从全省倒数第二跃居至全省前五位置,近年来我市在全国获奖89 件,全省获奖205件,这些作品的出现,为加强我市精神文明建设,活跃城乡文化生活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四、打造一支特别能战斗的群文队伍。市群艺馆只有二十余人,要承担全市文化工作任务,没有一支过硬的队伍是根本不行的,所以,多年来市群艺馆特别注重队伍建设,团结、奉献精神已成为全馆的精神支柱,敢打敢拼,勇于奉献蔚然成风,群艺馆连续11年被评为先进单位和先进支部,2003年被广东省委省政府评为全省文明单位。

6、中山市香山粤剧团新年伊始,党的十七大刚刚胜利闭幕,胡锦涛总书记在政治报告中提出:“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文化建设的新高潮。”中山市委、市政府积极贯彻十七大精神,在文化建设方面作出重要举措,决定在中山创办广东香山粤剧团,此举得到了雅居乐地产控股有限公司的积极响应及广东省繁荣粤剧基金会的大力支持。

粤剧,作为岭南艺术奇葩,以其鲜明的地域特色和优美的音乐唱腔,长期以来受到群众的喜爱,粤剧在中山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省内各粤剧团经常活跃于中山城乡各地演出,本地上百个业余粤剧团长年笙歌不断,广东香山粤剧团的成立,对促进中山文化艺术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广东香山粤剧团在时代的高起点,以推动文化创新为目标,在建团体制、管理机构、经营方式等方面,将尝试新型运行模式,为培养粤剧新人提供一个崭新的平台,为粤剧建立一个打造精品佳作的创作环境,务求达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为文化体制改革闯出新的路子。

广东香山粤剧团在未来的发展中,有各级领导及政府部门的关心,有社会各界人士的鼎力支持,有粤剧同行及专家们的热情指导,通过自身努力,必定为粤剧的繁荣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对丰富中山人民群众生活,打造中山历史文化名城,构建和谐社会,将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

“水烟漂,月西坠,泛轻舟一叶,寻觅西施;息战乱,故苑凯歌高奏,丽人却芳踪渺……”作为一名粤剧爱好者,现场与粤剧团成员现场合唱粤剧经典《梦会太湖》。他表示,搭建这样一个平台,就是为了出人才,出好戏;同时更好地服务文化大省和中山文化名城建设。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