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蜮伎俩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03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词 目 鬼蜮伎俩

发 音 guǐ yù jì liǎng

释 义 鬼蜮:阴险害人之物;伎俩:花招,手段。比喻用心险恶,暗中伤人的卑劣手段。

出 处 《诗经·小雅·何人斯》:“为鬼为蜮,则不可得。”

典 故 传说江淮间出产一种很特别的甲虫,名叫蜮,又有人称做射工、射影、短狐、水狐。这种虫常常伤害人,形状很是奇怪,背上长着硬壳,头上有角,身上长有翅膀,可以飞到上空,在人的头上施行袭击。它没有眼睛,但耳朵听觉特别灵敏,口中有一横物,形状像弩,只要听到人声便知道人的所在方向和距离,然后用口中所含的沙当作矢,向人射击。被蜮射中的人,会染上一种毒质而生疮;就算人的身体能够射避,而影子被蜮射中,也会生病(含沙射影)。

“鬼蜮伎俩”一成语便出于此。

示 例 这般胥役棍徒,但知鹜利,不知畏法,逞其鬼蜮之伎俩,则法令亦有时而穷。(清·彭养鸥《黑籍冤魂》第四回)

用 法 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含贬义 ;指人的动机

近义词阴谋诡计、居心叵测、心怀鬼胎

反义词光明正大、光明磊落、襟怀坦白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