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燥培养基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9-21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干燥培养基,又名脱水培养基。顾名思义,乃指其组成成分全部为粉末状固体。除了生长效果外,评价干燥培养基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干燥失重率(国家标准干燥失重率要低于6%)。干燥失重率越高,水分越多(包括结晶水)。优秀的干燥培养基应该为滑动性强的粉末。而干燥失重率高的培养基在使用中则表现为培养基结块(使用时需配合榔头)。

干燥培养基由于其易保存(室温保存),保存时间长(3年),价格较低(相对成品培养基),因而始终占据着培养基应用的最大份额。

培养基要具备以下条件:①要有适宜的营养物质和水分;②具有适宜的PH值;③配制后应经灭菌呈无菌状态。土壤是微生物生活的大本营,为了获得某种微生物的纯培养,一般是根据该微生物对营养、酸碱度、氧等条件要求不同,而供给它适宜的培养条件,或加入某种抑制剂,淘汰其他一些不需要的微生物,再用各种方法分离、纯化该微生物,直至得到纯菌株。

制备培养基不仅要考虑它所需要的含碳化合物、含氮化合物、矿物盐类、生长因子,还要考虑水与pH环境,同时还应考虑它们培养方式是固体培养还是液体培养。因此,可以把按菌类生长发育需要比例配制的灭菌营养基质,称为培养基。换言之,培养基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含有菌株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具有菌类生长环境条件;经过灭菌,并保持无菌状态。在整菌种制备过程中,从母种到原种、栽培种,各个阶段的目的要求有所不同,所选用的培养基的配比也应有所区别。一般母种初生菌丝较嫩弱,分解养分能力差,要求营养丰富、完全,氮源、维生素的比例应高。须选用易于被菌丝吸收利用的物质,如葡萄糖、蔗糖、马铃薯、蛋白胨、无机盐类及生长素等为等而原种、栽培种所需数量较多,且菌丝分解能力强,可利用大量农作物秸秆、粪草、棉籽壳、麸皮、米糠等原料作为培养基。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