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豫锺(1762--1806),钱塘(浙江杭州)人。宗法丁敬。浙派。字浚仪,号秋堂。斋堂为求是斋。出生於金石世家。乾隆时廪生。精墨拓,荟集碑版拓片多达数百种。收藏古印、书画、砚甚富。摹制商、周款识,意与古会。工书法,宗李阳冰。善画,山水、梅兰竹松均见功力。篆刻宗法丁敬,兼及秦、汉,为西泠八家之一,印作秀丽工致,自成风貌,楷书印款极为工秀。存世有《求是斋印谱》、《明画姓氏均编》、《古今画人传》、《求是斋集》。
陈豫锺 (1762-1806)清代篆刻家.字浚仪,号秋堂,浙江钱塘(今杭州)人.生於清乾隆二十七年,卒於嘉庆十一年.篆刻早年师法 文彭,何震,後学丁敬,工整秀致,侧款尤为清丽.为西冷八家之一.亦能书昼, 善松竹.与陈鸿寿齐名,世称「二陈」.著有《求是斋集》,《今古画人传》,《明画姓氏韵编》等,篆刻作品收录於《西泠八家印谱》中.
陈秋堂篆刻整饬严谨,清丽工致,富有书卷气,是西泠诸家中工稳典雅印风的佼佼者。他篆刻启蒙于祖父,后崇法丁敬,旁参秦汉,受到过黄易的指点。他以朴实自然为尚,注重法度的严谨。他认为创作要循序而进:“书法以险为上乘,制印亦然,要必既得平正者,方可趋之,盖以正平守法,险绝取势,法既熟,自然错综变化而险绝矣。”(《赵辑宁》印款)这是他37岁时的话,过了7年,他在《家在吴山东畔》一印的款中说,“年来印无它妙处,惟能信手而成,无一毫做造而已,若浑脱变化,故以俟诸异日。” 可惜的是,他来不及出险绝而浑脱变化,就在45岁时告别了人生。概而言之,他的印作章法自然,平和中不乏机变。用刀收敛、含蓄,因而线条匀称润妍而不失遒劲。他的作品既有丁敬的古拙、奚冈的质朴,又有黄易的精隽,表现出多样的创作才能和较大的包容性,在前四家的基础上,在精能典雅方面有了一个较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