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概况作品名称:定风波·江水沉沉帆影过
创作年代:五代时期
作者:阎选
作品体裁:词
作品原文江水沉沉帆影过,(1)
游鱼到晚透寒波。
渡口双双飞白鸟,
烟袅,(2)
芦花深处隐渔歌。
扁舟短棹归兰浦,(3)
人去,
萧萧竹径透青莎。(4)
深夜无风新雨歇,
凉月,
露迎珠颗入圆荷。
注释译文作品注释(1)沉沉:深沉。
(2)烟袅:云烟缭绕。袅,形容烟之状态。
(3)棹:船桨。
兰浦:意思是长着兰草的水边。浦,水边。
(4)萧萧:风声,也指草木摇落声。
莎(suō):莎草,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下的块根称“香附子”,可入药。[1]作品译文江水深沉,船帆的影子在江面上划过。水中的鱼从早到晚在寒冷的江波中游动,渡口那边飞起了成双成对的白鸟。云烟四处缭绕,渔人唱着渔歌在芦苇丛的深处隐去。
用短桨划着小船回到长着兰草的水边,人就这样离去了。小路上的竹林被风吹得不断作响,路上长满了青色的莎草。到了深夜,风停了,雨也停了。月亮照在寒冷的天上,露珠一颗颗滚入荷叶里面。
词牌格律中仄平平仄仄平(韵),
中平中仄仄平平(韵)。
中仄中平平仄仄(韵),
平仄(韵),
中平中仄仄平平(韵)。
中仄中平平仄仄(韵),
平仄(韵),
中平中仄仄平平(韵)。
中仄中平平仄仄(韵),
平仄(韵),
中平中仄仄平平(韵)。
注:标“中”字处可平可仄。[2]
作品赏析江水沉沉,白鸟双飞,枫叶芦花,征帆渐远。“人去”之后,惟见园荷滴露,冷月照人,莎满荒径,凄凉冷落。晚清著名文学家俞陛云在《唐五代两宋词选释》中评注:“此词纯是写景,惟‘人去’二字见本意。在陆则莎满径荒,在水则露寒月冷,一片萧寥之状,殆有感于王根,樊重之家,一朝零落,人去堂空,作者如燕子归来凭吊耶?”这首词着意描绘了萧索的秋景。通过景物描写,委婉含蓄地流露了诗人的无限感怀。[3]
作者简介阎选,生卒年不详。为五代时期后蜀(934年——965年)平民,酷爱小词,以词作供奉南唐后主,被世人称为“阎处士”。传世作品有十首,其中八首收入《花间集》,两首收入《尊前集》。
阎选的词流传得相当少,而且从前也少有称道。其实他的词作像秀竹青翠,十分赏心悦目,读起来相当有味,有“粉而不腻,浓而不艳”的妙处,很值得仔细吟味研究。他的很多词作描摹闺中美人的娉婷风姿和娇态,写得尽态极妍,令人心仪神往,为之倾倒。[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