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近溪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9-25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罗近溪(1515—1588),又名罗汝芳,江西南城人,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泰州学派的重要传人,被称为泰州学派“唯一特出者”。嘉靖三十二年(1553),罗近溪39岁,登进士,开始涉足仕途,曾任太湖(安徽安庆)知县、山东刑部主事、宁国(安徽宣城)府知府等。隆庆七年(1573)迁云南副使。他在云南整治昆明堤坝,疏理滇池,修境内水利,灌田千余亩,为当地的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力保证。万历五年1577)辞官。万历十六年(1588)逝世。享年74岁。罗近溪仕途的时间是在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到万历五年(1577)这段时间,一共24年。径山藏于1579年开始刊刻,罗近溪于15年去世,距离开始刻藏只有8年的时间。如堂请藏只能在罗近溪去世之前。《鸡足山志》说如堂“因山无藏经,入都叩请罗近溪”。但是罗近溪几乎没有在京城做过官,一直在外面任职。他在云南当了4年的官。辞官的原因是他到京城办事,同时应聘在京城讲学,被人弹劾,因此辞官。从此罗近溪在各地游历讲学。所以如堂要找罗近溪请藏,应该是在罗近溪在云南任职期间,而这时请的藏经,很可能就是径山藏。如果寂光寺供养的是径山藏的话,很有可能就是第一次送来了两部藏经,一部放在华严寺里,一部放在寂光寺里。由于寂光寺里有了藏经,所以第二次送来的藏经就理所应当放在大觉寺里了。[1]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