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堤村位于湖北省荆州市监利县程集镇,是一个人口仅有1186人,耕地面积不足2400亩的普通小村。地处监利县最西南,西南与石首市横沟市镇交界,西与江陵县秦市乡接壤。
付堤村共辖八个村民小组,基本每个村民小组为一族姓。一组以段姓为主,二组和三组以汪姓为主,四组以曾姓为主,五组以胡姓为主,六组以李姓为主,七组以朱姓为主,八组以付姓为主。
自古以来,付堤村就重视子女的教育问题,崇尚诗书礼仪。截止2010年6月,全村累计走出大学生130多人,多人毕业于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云南大学等重点院校。目前已有5人取得硕士研究生学历。教育的重视对于家乡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近年来,80年代毕业于长江大学(原荆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原三组村民,现江陵县秦市中学教师)汪瑾(汪传月)自己筹资,致力于汪氏宗族族谱的编修和考证工作,为家乡宗族文化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就是这样一个极为普通的村庄,近两年来接连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3.8公里的水泥路贯穿全村8个村民小组,108盏路灯照亮了全村305幢农舍, 240余幢欧式洋楼扮靓了新村,300口无公害厕所和180幢红墙碧瓦的厕屋点缀其间,2000亩碧绿的油菜和120多个返季节、高科技蔬菜大棚,使人置身碧海银浪之间,构成了一幅绝妙绝伦的田园风光图。
付堤村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小村,然而,付堤村“两委”开拓创新,始终把握“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管理理念,坚持把“两委”的决策,变为群众的自觉行为,严格按照“两委会提议——村民理事会决议——群众代表会商议”的议事、办事原则,对村内的大事小情实行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书就了“小村办大事,事事能办成,事事能办好”的发展传奇。
近两年来,该村无1例信访案,无1例计划外生育,无1例治安和刑事案件发生,全村生产、生活秩序井然,群众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崇尚科学、尊重劳动、讲究环保、铲除陋习也成为一种风气和时尚。付堤村近两年来有如神话般的变化,无不令全镇广干部大群众刮目相看和感到由衷佩服。
昔日的付堤村,自然条件并不优越,全村没有一条像样的公路,由于排灌水渠淤塞严重,居民生活和生产用水,常常遭遇困难。2008年新年伊始,新的“两委”班子成立后,他们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引领全村群众进行两大工程建设。一是道路交通工程建设。当时他们仅有通村公路计划1公里,而全村需要建设的通村通组公路却多达3.8公里,怎么办?他们充分依靠民智民力,充分发挥村民理事会的作用,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多方筹资70余万元,修建了全程3.8公里的通村通组公路,形成了“三纵一横”的道路交通格局。二是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在通村通组公路建设的同时,村“两委”班子多方筹资8万余元,对全村境内的34条骨干排灌渠道进了清洗和疏挖,共疏挖土石方2.4万方,形成了遍布阡陌,排灌自如的农田水系。
路通了,水畅了,人心顺了。原来宗族、矛盾频发,干群关系紧张的小村,终于找到了自己的主心骨,村“两委”班子的威信与日俱增。2009年,该村被确定为血防改厕项目村后,全村所有项目农户在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内,建起了300口标准化的无公害厕所,并自筹资金,配套建起了高规格的厕屋180余幢,2009年春节前夕,全村统一安装了108盏路灯,成为该镇有史以来第一个全程安装路灯的行政村。
原来的付堤村是一个典型的水旱间作区,农作物种植品种主要以粮食、棉花为主。棉花市场疲软,粮食生产效能潜力不高,农田有效利用率偏低,成为制约该村农民增收致富的瓶颈。该村“两委”班子瞄准市场,在调优产业结构上下功夫,广泛发动群众,统一思想,最终形成了发展高产高效油菜的产业思路和大面积建设返季节高科技蔬菜大棚的发展战略。在省农科院和县农业局的帮助下,该村试种高产高效油菜品种中双11号2000亩,新品种的种植试验获得了巨大成功。中双11号油菜亩产菜籽高于其它品种50公斤左右,出油率为15%左右,且油色金黄,香醇可口,市场价格高出其它品种20%以上,仅此一项全村农民增收40余万元,人平纯收入增加300余元。2009年春季全省高产高效油菜现场观摹会在该村的召开,并建成万亩高产高效油菜核心示范区。2009年9月,该村高标准育中双11号油菜500亩(为省农业厅育种示范基地),带动全镇掀起了油菜育苗热,全县抗灾育苗现场会在该村隆重举行,极大地推动了全县夏粮、夏油的生产。2009年10月,该村成功与监利佳亿粮油公司签订了400吨优质油菜籽供销合同,佳艺粮油公司承诺,付堤村生产的中双11号油菜籽,按每吨高于市场价400元优先收购。付堤村兴起的高产高效产业,2009年为全村老百姓人平增收400元以上。
2008年付堤村组织40余名种田能手,远赴山东参观考察,拜师学艺,启动蔬菜大棚产业,高薪从山东请来师傅驻村现场指导,又积极寻求武汉瑞丰农产品公司加盟合作,采取“公司+协会+农户+基地”的运作模式。率先在该镇建起高科技蔬菜大棚120余个,种植面积150亩,以种植返季节的辣椒、茄子、黄瓜、西红柿等时鲜、俏销蔬菜为主,亩产年收益高达2万余元,纯利1万元左右,2009年,全村仅此一项增收150余万元,人平增收千元以上。[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