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苕面饸饹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9-2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红苕面饸饹(美其名曰钢丝饸饹),是老蒲城人挥之不去的记忆。特别是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红薯产量高,几乎成了人们的日常主食,餐餐离不开它。于是老百姓变着花样对红薯进行加工,什么“红薯面条”、“红薯蒸饭”等,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用红薯面做成的“饸饹”。

红薯面饸饹的具体做法是:将红薯面兑水和成极软的面团,软到刚刚能用手捏成窝头状,放到笼屉上。用旺火蒸到快熟时揭锅,手里蘸了凉水,飞快地取一个窝头塞进饸饹床的圆孔里,抓住木棒一端用力将活塞压下去,红薯面窝头就变成一条条的饸饹纷纷落下来。压好的饸饹跟面条一样,有冷热两种吃法。一般是夏季凉吃,放入精盐、香醋、芥末、蒜汁、芝麻酱和红油辣椒等,清香利口,消夏祛暑。冬季多是热吃,用刚割下的新鲜韭菜和肉丝儿做的菜浇在饸饹上,味道最为鲜美;还有的是炒着吃,热油加上葱姜等调料炒出香味,放入红薯面饸饹,稍炒即成。吃起来令人齿颊留香,回味无穷。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