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形瓮城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9-2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遗址位于南京主城区水西门。南唐到宋、元时期,这里称作水西门、下水门,明初重新筑造,曾改称为三山门,但民间一直习称水西门至今。

瓮城,又称月城,古代城池中依附于城门并与城墙连为一体的附属建筑,多呈半圆形,少数呈方形或矩形。敌人攻入瓮城时,将主城门和瓮城门关闭,守军即可对入侵之敌予以围歼。南京明城墙瓮城设于城门内,一反中华瓮城设于主城门外的旧制。在城体上设置了藏兵洞,强化了城门的防御能力。

南京明城墙建造时,水西门与中华门、通济门三座瓮城形制最为壮观,而水西门和通济门的瓮城均为船形,这是南京明城墙的独特之处。因常年雨水冲刷,年久失修,一九五四年七月二十八日下午两点,水西门瓮城第三道瓮城东南角倒塌伤人,一九五五年水西门瓮城惜被拆除。

由南京市博物馆考古挖掘的城墙为东西走向,主要是青石砌筑而成。长约二十米,高约三米,为最外一道瓮城南面一段。暴露出来的墙基上端,几层青砖排列有序,呈圆弧形制,非常奇特。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