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性记忆:中国年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9-2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基本信息·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页码:159 页

·出版日期:2010年01月

·ISBN:7208090602/9787208090606

·条形码:9787208090606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神性记忆: 中国年

内容简介《神性记忆:中国年》[1]主要内容简介:凡是“神性”的东西,历史定当久远,就易被淡忘,而世俗记忆往往构成对神性记忆的强大杀伤。具体说到年的形象,世俗说法就用恐怖记忆对年进行了“改写”,这样年就由神圣的吉祥物变成了让人骇怕的动物,抓住一点,不及其余,年的真相便无缘得识了。现在到了该为年正名的时候了。

作者简介红苇,原名刘宏伟,复旦大学博士、副编审,2001-2005年曾在上海三联书店工作,近年来从事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与传播工作,现居上海。曾在《读书》、《学术界》、《齐鲁学刊》、《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等各级刊物发表论文四十余篇,个人著述有《节士的风骨》(广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体验江湖》(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版)。参与著述《文学的消解与反消解》(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目录序言关于年与神性记忆

一、年:汉民族最后的口头传说

1.口头传说与资料史料

2.年传说的四个问题

二、过年诸事项的神性观察

1.水性食物意味着什么

2.为什么要守岁

3.爆竹与鼓:雷神的两项遗产

4.过年事项:阳性力量的变相表达

三、年的三副面孔

1.年与岁、辰

2.第一张面孔:鳄鱼

3.第二张面孔:植物神

4.第三张面孔:雷神

5.三位一体的年

6.独特的节庆吉祥物

四、中国的植物神传说

1.中国植物神的三大传说

2.动植物一体化

3.最厉害的是爆竹

4.驱赶图腾与杀食图腾

5.演绎而成时间标识

五、民俗的“遗忘”与“改写”

1.过年的命名

2.民俗的“遗忘”

六、儒家思想与年文化:有限度的狂欢

1.文武之道一张一弛

2.节庆活动的伦理化

3.年文化中的“尸”与“戏”

七、年文化与民族神性记忆

1.年文化的神话视野

2.世俗趣味与节庆逻辑

3.神话成就的节庆

八、年与中国的时间文化

1.时间的形成与演变

2.年的内涵:中国式独特的时间观

3.初始时间的文化意义

结语 若隐若现的年

后记 年:一个渐被遗忘的文化记忆

参考资料

附录:年的口头传说

……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