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刈取法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9-2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分层刈取法(stratifying clip method)是为明确植物群落的生产结构,由门司正三等(1953)新提出的方法。首先在大致一样的群落内部测量对生产最有关系的深层照度的垂直分布,然后在地上画出一定的面积(例如50×50平方厘米),在此规定的面积上,将其中所包含的全部植物刈分为一定厚度的层(按照群落的高度而分5厘米、10厘米、20厘米等),按照需要还有各种区分,即区别为同化组织的叶和其他非同化组织,测量各自的生产量。得到的数值一般可用下图表示。即:纵轴为高度,中轴的左侧是同化部分的量,右侧为非同化部分的量,是取区画面积的比例。另外,照度的分布(图中左侧的曲线),根据实际情况而加入茎的条数。在植物群落的动态、生产量的研究方面已被广泛应用。[1]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