寅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9-27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寅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是东晋著名诗人陶渊明的一首诗,属于典型的田园诗。

古诗简介一.名称

《寅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

二.作者

陶渊明

三.原文

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

孰是都不营,而以求自安。

开春理常业,岁功聊可观。

晨出肆微勤,日入负耒还。

山中饶霜露,风气亦先寒,

田家岂不苦?弗获辞此难。

四体诚乃疲,庶无异患干。

盥濯息檐下,斗酒散襟颜,

遥遥沮溺心,千载乃相关。

但愿长如此,躬耕非所叹。

表达的感情在农耕生活的描写背后,隐然含有农耕与为官两种生活的对比,以及对理想人生的追求。

赏析这里没有关于“早稻”形象的歌咏,也没有旁观一位耕作中的农夫的心理准备,也就是说,他一时兴起的触点不是眼前之物的属性与形态,而是此物的精神来访与意义禀报。他也从不依靠端详同一场所中的另一个人来抒发内心感受:他光是牢牢地抓住自我,就足以冲破构建一首诗的诸多无形的藩篱。

陶渊明认为,衣食是人生之道的开端,不劳动什么都谈不到。诗里写到劳动的艰辛,写到一天劳动之后回家休息时得到的快慰,都很真切。“田家岂不苦,弗获辞此难”,写出农民普遍的感受。“四体诚乃疲,庶无异患干”,写出一个从仕途归隐躬耕的士人的特殊感受。

“晨出”和“日入”在我们当今的书写中,虽然也可以并列出现,但是其古老的田野气息消失殆尽,用起来,给人的感觉要么是在蛮干,要么只是舔舔行文中相互呼应时所需要的规整性。如果我们执意要利用这样两个时刻在一首诗中,就可能需要一些变形的手段,以显示出这种并置的合理性。

作者简介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号五柳先生,谥号靖节先生,入刘宋后改名潜。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东晋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诗》等。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