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炉供料系统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9-27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高炉供料系统供料系统的特点是运输数量大、工作节律性强。它的任务是将经过预处理的铁矿石、焦炭和辅助原料分别从原料场、烧结厂、炼焦厂用火车或皮带运输机送到高炉贮焦槽和贮矿槽。贮焦槽容积约为高炉容积的 0.7倍,贮焦6~8小时;贮矿槽容积约为高炉容积的1.6倍,贮矿9~14小时;辅助原料贮存20小时左右。原料、燃料由筛分器筛分后,经称量车卸入料罐或料车;20世纪上半叶大多使用斜桥供料;70年代大型高炉使用带式输送机上料,皮带宽1.6~2.5米,斜倾角12~13左右,速度2米/秒左右。

炉顶装料设备早期小高炉炉顶为敞口式,由人工装料。后来发展为封闭式。1850年出现单钟炉顶;1907年出现双钟炉顶;60年代以后出现三钟炉顶、带封闭阀的双钟炉顶和最新的无钟炉顶。炉顶大钟的斜度50~60,一般53,采用二段斜倾角,外加护板,一般寿命约为5~7年。高炉大型化以后,大钟

炉顶装料设备

太大,运输不便,而且造成炉顶的布料径向不匀。60年代联邦德国设置可调炉喉导料板,改进布料,煤气利用率增高,焦比降低约30公斤/吨生铁,并能保护炉身砖衬。日本有带导料板和密封阀双钟炉顶的高炉。无钟炉顶这种炉顶是1970年由卢森堡保罗‧伍尔斯公司(s.a.paul wurth co.简称p.w.)发展的,1972年在联邦德国试验成功。中国首钢1979年在2号高炉,1982年在4号高炉采用这种炉顶,取得很好效果。无钟炉顶有带密封阀的炉顶料仓和旋转溜槽。它有以下优点:可选择多种布料方式,如圆环布料、扇形布料、螺旋布料、定点布料等,实现最佳布料,充分利用煤气能量,并能防止炉内布料偏斜现象和堵塞局部气流通道。原料、燃料混层较少,对高炉使用球团和型焦有利。设备重量较一般炉顶约减轻一半,炉顶吊车可由 120吨改为30吨,炉顶框架可降低,节省投资。维修方便,更换溜槽时间仅为4~8小时(各式有钟炉顶换大钟需2~7日),提高高炉作业率,延长高炉寿命。无钟炉顶用的炉料必须粒度整齐,否则粒度偏析大。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