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间骨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9-27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学科:生物学

词目:顶间骨

英文:os incae

释文:后头骨上所看到的特殊形态变异,因为从秘鲁的古代印加帝国的遗迹中发现的人骨上有很多这样的变异构造,故曾起名为印加骨。有时,后头骨由于有横断中央的横枕缝(sutura occipitalis transversa),往往分成上下两部分。这时,将上部的三角形骨块称为顶间骨。少数情况因再纵裂成1—3个小缝,而分为2—4部分,因此各称为二、三、四顶间骨(osincae bipartitum,os incae tripartitum,osincae quadripartitum)。像这样的后头骨,顶间骨是独立的,而被进一步细分的顶间骨,原来是由四个骨化点形成的。顶间骨的出现频率,欧洲人为1%,日本人为2—3%,古代秘鲁人为5%。[1]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