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经丸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03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方 名:固经丸(经产之剂)

总 结:血热崩漏

编 号:025

组 成:黄芩、香附、黄蘗、芍药、樗皮、龟板

主 治:治经行不止,紫黑成块,及崩中漏下。

归 经:此足少阴厥阴药也。

现代应用 现代常化裁运用于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或慢性附件炎,以致经行量多,淋漓不止,属阴虚血热者。

方 义:经多不止者,阴虚不足以制包络之火,故越其常度也。崩中漏下者,虚而挟热也。紫黑成块者,火极似水也。

(1)黄芩:清上焦之火。

(2)香附:辛以散郁。

(3)黄蘗:泻下焦之火。

(4)芍药、龟板:滋阴而养血;皆壮水以制阳光也。

(5)樗皮:濇以止脱。

煎服法:酒丸。

来 源:良方

固经丸使用说明书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按说明使用或在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标准来源】中国药典2000

【药品名称】通用名称:固经丸

汉语拼音:gu jing wan

【作用类别】本品为月经不调类非处方药药品。

【成份】黄柏(盐炒)、黄芩(酒炒)、椿皮(炒)、香附(醋制)、白芍(炒)、龟甲(制)。

【性状】本品为米黄色的水丸;味苦。

【功能主治】滋阴清热,固经止带。用于阴虚血热,月经先期,经血量多、色紫黑,白带量多。

【规格】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6克,一日2次。

【不良反应】

【禁忌】

【注意事项】

1.忌辛辣、生冷食物。

2.感冒发热病人不宜服用。

3.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4.青春期少女及更年期妇女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5.脾虚大便溏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6.平素月经正常,突然出现月经过少,或经期错后,或阴道不规则出血者应去医院就诊。

7.月经过多者,应及时去医院就诊。

8.服药1个月症状无缓解,应去医院就诊。

9.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10.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11.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12.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药物相互作用】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

固经丸

【来源】《杨氏家藏方》卷十五。

【组成】艾叶(醋炒) 鹿角霜 干姜(炮) 伏龙肝各等分

【用法】上药为细末,熔鹿角胶和药,乘热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50丸,空腹时用淡醋汤下。

【主治】冲任虚弱,月侯不调,来多不断,淋沥不止。

固经丸

【来源】《丹溪心法》卷五。

【组成】黄芩(炒) 白芍(炒) 龟版(炙)各30克 黄柏(炒)9克 椿树根皮23克 香附子7.5克

【用法】上药为末,酒糊为丸。每次50丸,空腹时用温酒或白汤送下。

【功用】滋阴清热,止血固经。

【主治】经水过多,及崩中漏下,舌红,脉弦数。

【方论】方中龟版、芍药壮水制火,潜阳敛阴;黄芩、黄柏、椿根皮清热止血固经;香附调气和血。诸药合用,壮水制火,血热得清,而经血可止。

固经丸

【来源】《万病回春》卷六。

【组成】黄柏(酒浸,炒) 香附(炒)各30克 山栀(炒黑)60克 苦参15克 白术(去芦) 白芍(酒炒)各23克 贝母(去心) 干姜(炒)各6克 败龟版(酒炙)60克 山茱萸(酒蒸,去按) 椿根皮(酒炒)各15克

【用法】上药研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80丸,空腹时用开水送下。

【主治】带下属湿热者。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