荥阳霜糖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03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霜糖上河南省荥阳县的特产,解放前多产于荥阳城西18公里的汜水镇,后来荥阳西关也有少量生产。霜糖始制于何时,尚未见史料记载。据世代制作霜糖的汜水镇周长海说,他祖上一直制作霜糖,祖父周妮曾对他说过,他家制作霜糖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荥阳西关几年制作霜糖的糖铺,其技术都由他家传授。

霜糖亦称'霜糖饼',用柿饼外面的一层柿霜做成,一般直径约为5厘米的小园饼,性凉,食药两用,味道凉甜,能治舌乾口烂,是解热消暑的佳品。上海、西安等地的医药公司每年都要来荥阳县订购,作为制药原料。解放前,河南固始县一带制眼药的医生,也来购买霜糖作原料。

霜糖做工精细,先用筛子将柿饼外面的一层白霜筛下,经过溶解,熬成稠浆,然后用小铁片按定量勺到模子(陶瓷小碟,现改为塑料纸)上,经过烘烤,晾干即成。上等霜糖呈棕黄色,每斤60片,片中心稍凸,无任何杂质,手拍即碎。

鲁迅先生对荥阳霜糖极为称赞,他在《华盖集续编》里写道:'打开包来看时......却是圆圆的小薄片,黄棕色,吃起来又凉又细腻,确是好东西。这是用柿糖做成的,性凉,如果嘴角上生些小疮之类,用这一搽便会好。'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