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恒星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9-30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相关美国哈佛-史密逊天体物理中心天文学家安娜-弗雷贝尔(Anna Frebel)说:“这颗恒星很可能接近宇宙的年龄。”这项研究报告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矮星系是一种仅有数十亿颗恒星的小星系,相比之下银河系却拥有数千亿颗恒星。在星系形成理论中,较大的星系在过去数十亿年里通过吸收体积较小的邻近星系,从而使自己的体积膨胀扩展。

深入分析弗雷贝尔解释称,如果你观看银河系形成的“延时电影”,你将看到一群矮星系像蜜蜂一样围绕在蜂箱周围,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小星系在一起发生碰撞,它们内部的恒星逐渐混合,便形成像银河系这样的较大星系。

如果矮星系的确是较大星系构成的“积木”,那么相同类型的恒星将存在于矮星系和较大星系中,尤其是那些寒冷、“缺乏金属”的恒星。依据天文学家的观点,“金属”是比氢或氦更重的化学元素,由于它们形成于恒星进化过程中,金属物质很罕见地存在于早期宇宙,因此古老恒星倾向于缺少金属物质。

银河系光环中的古老恒星拥有较少的金属物质,其金属物质成份比率比太阳低10万倍,太阳是一颗典型的年轻恒星,富含金属恒星。在过去数十年的星体勘测中,在矮星系中很难发现像这样非常缺少金属的恒星。

卡内基协会天文台的乔希-西蒙(Josh Simon)是合著作者之一,他说:“银河系内最初拥有的恒星数量要超过之前任何的矮星系。如果矮星系具有银河系的原始起源成份,这将很难理解为什么不会存在类似的恒星。”

研究小组猜测由于不能测量到更多的缺少金属恒星,用于测量矮星系中缺少金属成份的恒星的方法可能会产生偏差。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理工学院天文学家埃文-基尔毕(Evan Kirby)是研究小组成员之一,他最新研制了一种方法能够依次评估大量恒星中的金属成份,尽可能有效地在矮星系中寻找更多的缺少金属成份的恒星。

S1020549基尔毕说:“这要比在干草堆里挑针头还要难,我们通过数以百计的候选星系中最终挑选出我们的探测目标!”在众多勘测目标中,研究小组发现矮星系玉夫星座中有一颗昏暗、第18星等的恒星——S1020549,智利卡内基协会麦哲伦天文望远镜的恒星光线分光镜测量结果显示,S1020549恒星的金属成份比率比太阳高6000倍,这要比迄今发现的任何矮星系中金属成份比率低5倍。

研究人员测量了S1020549恒星所蕴含的全部金属物质,比如:镁、钙、钛和铁等。这些成份类似于银河系内古老的恒星,从而支持了像银河系这样的大星系内部恒星最初起源于矮星系。

研究人员期望未来的探测将能发现矮星系内其他的缺少金属恒星,虽然这些恒星的距离和亮度对于当前光学望远镜勘测是一个重大挑战。像24.5米直径的巨型麦哲伦天文望远镜的下一代超大光学望远镜,将装配着高清晰度声谱仪,从而通过分析恒星化学成份揭开星系膨胀研究的新途径。

西蒙称,在这项研究中,S1020549恒星的超低金属含量将标志着如何理解银河系的组成原理,之前我们所认为的银河系光环形成于大量矮星系被摧毁过程的理论是正确的。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