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跞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9-30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荀跞(前548年—前493年):姬姓,智氏,名跞,谥“文”。春秋后期晋国六卿,智氏之主,荀盈嫡长子,中行吴族侄。智氏家族复兴的奠基人。

前533年,荀盈早亡,晋平公为加强公族,欲废黜智氏卿爵,幸智跞的堂叔中行吴念及同宗之情,多加呵护,使尚未成年的荀跞担任下军佐。智氏由于两代人(荀朔、荀盈)的过早夭折,步履维艰,年幼的荀跞依靠着中行氏,才得以保全。

前519年,伯父中行吴辞世,荀跞孤苦伶仃,深恐被赶出六卿行列,积极侍奉晋顷公,晋定公彼此利用,共度难关。荀跞在晋国六卿当中始终保持低调,不敢与其余强族进行明刀明枪的争斗。

直到前501年,正卿士鞅死去,荀跞荣登执政。由于惯性,荀跞依旧是寡言,声势上甚至还不如他的副手赵简子。前597年,赵氏发生内乱,赵氏与旁支邯郸氏火拼,中行寅与士吉射反叛,围攻赵鞅于晋阳。荀跞审时度势,联合魏侈、韩不信奉晋定公之命,攻打范氏、中行氏,救赵氏于倒悬。荀跞为加强智氏,欲立士皋夷领范氏、以宠臣梁婴父代中行氏,遭到赵鞅阻止。荀跞深恨赵鞅,计杀赵氏家宰董安于。

前492年(一说为前493年末),荀跞寿终,其子荀申担任卿士,助手赵鞅成为晋国执政。经历过荀跞长达40年的政治拼斗,智氏才得以在晋国复兴,为他的孙子荀瑶执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