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六十六国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9-30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含义

日本战国地图

所谓战国六十六国,指的是日本在历史上有名的战国时期,全日本六十六个地区的全称。由于日本的分国制起于奈良时代,根据日本天武天皇所创的“近畿七道”作行政分区而划分,共有六十六国。由于当时的日本长期处于分裂之中,到了战国时期,六十六国实际上已经基本被各地的诸侯(大名)所控制。各个大名的实力强弱。即取决于其控制的“国”的数量。

概览关东八分国:下总、上总、安房、上野、下野、常陆、武藏、相模

奥州六分国:陆前、陆中、羽前、羽后、岩代、磐城

东海七分国:伊豆、骏河、远江、三河、尾张、美浓、伊势(志摩)

申信越三分国:甲斐、信浓、越后

北陆六分国:越前、越中、加贸、能登、若狭、飞弹

近畿十分国:近江、山城、大和、伊贺、河内、和泉、摄津、纪伊、丹波、丹后

中国山阴五分国:石见、出云、伯耆、因幡、但马

山阳八分国:周防、长门、安艺、备后、备中、备前、播磨、美作

九州:肥前、肥后、丰前、丰后、筑前、筑后、萨摩、日向、大隅

四国:伊予、土佐、赞岐、阿波

三岛:种子岛、隐岐岛、对马岛

除此以外,又以近畿以东为东国,近畿以西为西国。后来在丰臣秀吉死后,德川家康与其后代争夺统治权爆发的关原之战,双方军队被称为东军和西军也与此有关。

地域细分

战国后期地图

近畿

近畿地区9国,田产总计300万石。分别是丹波国、丹后国、山城国、南近江国、北近江国、伊贺国、纪伊国、和泉国、慑津国。

九州

九州有9国,田产总计290万石。分别是:大隅国、萨摩国、日向国、丰后国、丰前国、筑前国(丰臣秀吉根据地)、筑后国、肥前国、肥后国。

四国

四国地区有4个国,田产总计120万石。分别是:伊予国、土佐国、阿波_淡路国、赞歧国。

东海

东海6国,地区田产共280万石。为美浓国(斋藤道三根据地)、尾张国(织田信长根据地)、伊势国、三河国(德川家康根据地)、远江国、骏河国(今川义元根据地)。

北陆180万石

越前国、加贺国、能登国、越中国、越后国(上杉谦信根据地)。

山阳道+山阴道(即“中国”地区)

田产共有280万石,为播磨、备前、备中、备后、安芸、周防、长门、丹波、丹后、但马、因幡、伯耆、出云、石见、隐岐。

甲信120万石

北信浓国、飞弹国、南信浓国、甲斐国(武田信玄根据地)。

关东300万石

上野国、武藏国、伊豆国、上总国、下总国、常陆国、下野国。

东北地区250万石

岩代国、陆前国、羽前国、陆奥国、羽后国。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