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树村地质自然保护区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03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保护区1989年建立,为云南省省级自然保护区。

地理位置

保护区位于云南省中部的晋宁县西北7公里处,位于扬子地台的西南缘,梅树村剖面地处香条冲背斜南翼,东西走向,倾向140~244°,倾角15~17°。

占地面积

面积为12公里的线层剖面。

保护对象

主要保护对象为前寒武纪寒武系剖面。

保护区内有溶蚀山原、冰蚀溶洞及火山地貌等多种地貌景观。保护区处于川滇黔碳酸盐台地南缘、滇中古陆滨海地带,特定的古地理环境,使该区前寒武系与寒武系地层有以下特点:

1、沉积物以内源碳酸盐、磷酸盐为主;

2、滨线构造发育,波痕、斜层理、冲刷构造等常见,浅水结构明显,发育同生砾状、砂状、鲕状、假鲕状生物碎屑结构以及磷质叠层石等;

3、生物化石丰富,以小壳化石和遗迹化石为特征。

剖面包括团山顶段、小歪头山段和八道湾段。该剖面是我国下寒武系梅树村阶的建阶层型剖面、珍稀化石及典型矿床产地。剖面地层的纵向演化与整个滇东区是一致的。其沉积域一直处海水逐渐加深的过程和古气候由炎热干燥向温暖潮湿过渡。沉积相在纵向上连续递变、生物不断演化、物质成分的过渡现象均充分说明梅树村剖面各组、段之间所具有的整合接触关系。其中特别是丰富的生物及连续演化,使该剖面成为衡量滇东扬子台地的标准剖面。由于剖面层序连续完整、含丰富的小壳化石和痕迹化石并共生,它具有划分、对比地层、确定地层界线的重要意义,为研究前寒武系—寒武系界线同位素地质年代提供了有利的地质年代。

1984年保护区被国际地科联作为全球性候选剖面之一,在此埋设“金钉”,作为保护的永久性文物。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