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核桃自然保护区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03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地理位置

保护区为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北部伊犁河谷地巩留县。

占地面积

保护区1983年建立,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省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为1180公顷。

保护区类型

主要保护对象为野核桃及其生境。

生态环境

伊犁河谷地是一个三面有高山环绕向西敞开的山间谷地,既可以抵御北、东、南干热和北面寒冷气候的侵袭,又可以接纳西来湿润气候的润泽,形成一个不同于荒漠而有利于草原林木生长的自然环境条件,由于这里第四纪遭受冰川的影响较小,从而保留了第三纪的针阔叶混交林和阔叶落叶林。野核桃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种质资源树种。

野核桃林分布于深入河谷巩留县东南部凯特明山北坡沟谷中,沟谷大致南北走向,南高北低,顶部由三条支沟汇合而成。这种沟谷逐渐变窄、地势逐渐隆起的山地地形,形成充沛的地形雨,而冬季这里又处于一个较强的逆温层中。这些气候条件对野核桃树的生长越冬都是有利的。野核桃林是多种自然条件的共同产物,因此,维护它的自然生态环境对保护这一有价值的原地种质资源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植物资源

保护区内野核桃树约有3100株,其中成林的不过30公顷,结实的有1000株,平均林龄为50年左右,属壮龄林。

野核桃林按其生境、生态和植物组成可分为三种类型:

1.新疆野苹果—野核桃林,主要分布在平缓、开阔、西北的阳光较多的地方;

2.短矩水全凤—野核桃林,主要分布在沟谷底部山麓阴湿地方;

3.短柄草—野核桃林,主要分布在沟谷两侧半阴坡、半阳坡地中下部地方。

野核桃为落叶乔木,树高可达17—30米,树龄达200年,是一种喜光、喜暖、喜肥沃湿润土壤树种,也是一种重要的木本油料和用材树种。果实核桃仁滋味好,含油率为63%—80%,是优良的干果、食用、工业用和重要的中药材。木材坚硬、纹理美观,是军工和高级家具用材。保护区野核桃由于环境条件的差异,果实分化为多种生态类型,如:薄壳型、大果型、小果型、尖果型、圆果型、椭圆果型和长椭圆果型。它为核桃良种繁育提供了丰富的种质资源。

保护区已经划分为:保护区、发展区、封育区、防护用材林区、试验区和隔离带6个分区。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