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03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基本概述

五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海南五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海南岛中部,以五指山顶峰为中心的广大山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09°32'03″~109°43'19″,北纬18°48'59″~18°59'07″,属于森林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1985年11月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省级保护区,2003年由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该区主要保护对象是热带雨林生物多样性。

动植物资源区内森林资源丰富,植物种类繁多,保护区维管束植物中有国家重点保护物种一级3种(全部为种子植物)苏铁科的台湾苏铁、三尖杉科的海南粗榧、龙脑香科的坡垒,二级36种(其中种子植物29种,蕨类植物7种),另有省级保护植物14种。据最新科考结果表明,本区珍稀动物共计73种,占该区动物种类的25.3%。国家一级(圆鼻巨蜥、海南山鹧鸪、海南灰孔雀雉、云豹、蟒蛇)和二级保护种分别为5种和38种。有39种列入CITES公约;9种列入IUCN红皮书;43种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

保护对象该区的森林具有典型的热带雨林特征,是我国热带地区面积最大的热带原始森林之一,它是我国热带森林分布的最南部,也是世界热带森林分布的北缘,具有森林组成种类复杂、群落结构发育良好、层间植物丰富的特征。保护区动植物种类中表现为珍稀物种多、海南特有种或特有亚种多的明显特点,对保护物种多样性有重要意义。[1]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