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毛犀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10-02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披毛犀[Coelodonta antiquitatis;wooly rhinoceros] 已绝灭的一种哺乳动物,归于奇蹄目犀科双角犀亚

科。曾是旧石器时代人类的狩猎对象。根据在西伯利亚发现的披毛犀冻尸,在波兰发现的浸泡在沥青沉积里的尸体,以及法国旧石器时代洞穴中的壁画,现代人得知披毛犀体表披有御寒的长毛和浓密底绒毛。这类动物头骨长而且大,头部和颈部向下低垂,额上和鼻上各长有一支犀角,鼻角尤其长大,向前倾斜伸出。它的臼齿齿冠很高;釉质层厚,有许多褶皱;齿凹内充填了致密的白垩,适合于咀嚼质地干燥地的草本植物。一般认为是在更新世冰期气候条件下发展起来的,但是在气候温和的草原环境的沉积里也发现过披毛犀的化石。生活时代大约距今12000~4000年之间。已知披毛犀的化石分布范围,几乎遍布欧亚大陆北部,最北界限大约在北纬72°,最南到北纬33°。中国的披毛犀化石较集中的分布在东北平原,在华北、西南也偶有发现 披毛犀约长3.7米。它的鼻端有两只角,前端的角比眼睛之间的角大约长1米。它的毛长、耳细、脚短厚及敦实的身体。披毛犀的石洞壁画在前脚及后脚之间有一条深色阔带,但其正确性则不清楚。冬天时,披毛犀用它的角推开雪来吃草。 披毛犀是更新世犀牛分支中最后及衍生的成员,非常适应其生活环境。坚实的四肢及厚毛皮使它能适应当时古北区的草原冻原环境。它们的分布亦按冷暖气候的循环而扩展及收缩,数量亦因冰河时期过去而迁徙及消失。就像大部份犀牛,披毛犀与始新世最原始的犀牛有着相似的体形及形态。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