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原作留春令
年代:【宋】 作者:【晏几道】 体裁:【词】
画屏天畔,梦回依约, 十洲云水。 手捻红笺寄人书, 写无限、伤春事。
别浦高楼曾漫倚, 对江南千里。 楼下分流水声中, 有当日、凭高泪。
词作鉴赏这首词写一个女子伤春怀人的情思。杨慎《词品》中说,晏几道此词全用晁元忠诗:“安得龙湖潮,驾回安河水,水从楼前来,中有美人泪。人生高唐观,有情何能己!”词的上片说梦中追寻到天边,到了人迹罕至的海上十洲,醒来把无限的情思都写到了信中。起首三句,想象奇特而瑰丽,落笔颇为不俗:近咫尺的屏风,迷离中居然看成像天般遥远。一实一虚,一近一远,通过这强烈的对比,表达了对情人远别的怀思。“十洲”,是仙人所居、人迹罕至之地。托名为汉东方朔撰的《十洲记》载,八方大海中,有祖洲、瀛洲、玄洲、炎洲、长洲、元洲、流洲、生洲、凤麟洲、聚窟洲。词中例以美人为仙,美人所居为仙境,暗指所思念的人的居处。十洲是仙灵境界,凡人无法到达,只有梦中才能前往。梦醒后,看到屏风上画着的山山水水,犹疑是梦中所历,更写出梦境的虚幻和醒后的怅惘,真是妙有远神,令人掩抑低徊不已。歇拍两句写词人手执着写有无限伤春心事的红笺准备寄给美人书信,此二句把寄人的红笺与十洲的残梦联系起来,创造出情景交融的境界,表现了词人苦恋的情怀,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下片是对往事的回忆,写抒情主人公曾无聊地独倚高楼——正两人分别的水边,面对着辽阔的千里江南之地。这里所写的不是昔时相聚的欢娱,而是别后的思念,脱出词家惯常用的上下片对比的手法,感情便越觉沉厚。结拍两句,进一步写倚楼时的怀思。
此处着意“分流”二字。古乐府《白头吟》:“蝶躞御沟上,沟水东西流。”以水东西分流,喻人们一别之后不再相见。人倚高楼,念远之泪却滴向楼下分流的水中,将离愁别绪与怀人立情抒写得深婉曲折而又缠绵悱恻,具有感人至深的艺术力量。
词牌格律调见《小山乐府》。
双调五十字,前段五句两仄韵,后段四句三仄韵
晏几道
画屏天畔。梦回依约。十洲云水。手捻红笺寄人书。写无限、伤春事。
●○○●●○⊙●◎○○▲●●○○●○○●⊙▲○○▲
别浦高楼曾漫倚。对江南千里。楼下分流水声中。有当日、凭高泪。
●●○○○◎▲●⊙○○▲○●○○●○○●⊙●○○▲
此调以此词为正体,若李词、沈词、黄词之摊破句法,皆变体也。此词前段第四句、后段第三句,例作拗句,如晏词别首之〔懊恼黄花暂时香〕、〔水湿红裙酒初消〕,高观国词之〔柳影人家起炊烟〕、〔花里清歌酒边情〕,三首皆然。晏词别首,前段第二句〔夜来陡觉〕,陡字仄声;第三句〔香红强半〕,香字平声;第五句〔仔细把、残春看〕,细字仄声;高观国词,换头句〔历尽冰霜空嗟怨〕,嗟字平声;第二句〔怨粉香消减〕,粉字仄声;第五句〔奈笛里、关山远〕,笛字仄声。谱内可平可仄据此。
又一体双调五十字,前段六句两仄韵,后段五句三仄韵
李之仪
梦断难寻。酒醒犹困。那堪春暮。香阁深沈。红窗翠暗。莫羡颠狂絮。
●●○○●○○●●○○▲○●○○○○●●●●○○▲
绿满当时携手路。懒见同欢处。何时却得。低帏昵枕。尽诉情千缕。
●●○○○●▲●●○○▲○○●●○○●●●●○○▲
此词摊破晏词前段第四句、后段第三句七字一句,各添一字,作四字两句,两结各减一字,作五字句异。宋词只此一首,无别词可校。
又一体双调五十二字,前段五句两仄韵,后段四句三仄韵
沈端节
旧家元夜。追随风月。连宵欢宴。被那们、引得滴流地。一似蛾儿转。
●○○●○○○●○○○▲●●○●●●○●●●○○▲
而今百事心情懒。灯下几曾收看。算静中、唯有窗间梅影。合是幽人伴。
○○●●○○▲○●●○○▲●●○○●○○○●●●○○▲
此较晏词,前段第四句添一字,作八字句;后段第二句添一字,作六字句;第三句添二字,作九字句;两结亦减去一字,俱作五字句。宋词只此一体,无可校对。
又一体双调五十四字,前后段各四句,三仄韵
黄庭坚
江南一雁横秋水。叹咫尺、断行千里。回文机上字纵横。欲寄远、凭谁是。
○○●●○○▲●●●●○○▲○○○●●○○●●●○○▲
谢客池塘春都未。微微动、短墙桃李。半阴才暖却清寒。是瘦损人天气。
●●○○○○▲○○●●○○▲●○○●●○○●●●○○▲
此词前后段第三、四句,俱与晏词同,所不同者,惟前段起句七字,第二句七字折腰,后段第二句亦七字折腰耳。亦无宋、元词别首可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