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翔港,又名引翔镇,位于杨浦区南部,今长阳路双阳路口,是上海东北部古老而繁荣的重要集镇。
集镇坐落在南北流向的引翔港(后由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填筑为勒克诺路,今宁武路)和东西流向的周塘浜(今长阳路东段南侧绿化带)交叉点,有舟楫之利,乡人聚族而居。明万历年间,形成村落。之后,里人周锡璜,慷慨解囊,修筑便民石道,西通虹口,村落扩大,遂成集镇。
据清代旧志记载,引翔港在上海县东北,又名尹翔港。清康熙年间名迎祥浦、尹祥浦。同治年间始名引翔港,皆谐音的演变。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上海乡土志》载:“北乡有……引翔港,水旁有市,旧称海防警地。”因此,引翔港,既是军事要地,也是上海东北的政治经济的中心集镇。
地处港浜交汇点的引翔港,向四周辐射逐渐形成东、西、南、北四条街。各条街口砌有3米高的栅墙,装有栅门,早启夜闭,以策安全。其中西街最长约400米,北街次之,东街又次之,南街最短约200米。街道宽1丈,弹石路面。店铺都依河傍水,多数是砖木结构的矮平房,两两相对,鳞次栉比。铺面宽一至二开间的居多,三开间以上的很少,进深二三埭不等。西街之北有一条后巷,名为小北街,纯为居民住宅区。四条街各有其经营特色:东街以香烛、文具等店铺为多;南街以中药、染坊、典当业为主;西街经营粮食、糟坊、南北杂货居多;北街以五金、服装等业较多。镇中心以鱼、肉、禽蛋等业为主,当时全镇有五爿茶馆、五家饮食店,其中侯天元香店、晋源米店、周永成京货店、裕大酱园、天一堂中药店等,都是镇上有名的商店。每天早晨,四乡农民即挑运各种农副产品,上街赶集。集镇上人们熙来攘往,人声鼎沸;河港中舳舻相接,店铺里人头攒动,非常热闹。每天下午至晚上,有艺人在茶馆说书,演唱滩簧。南栅口和西栅口外空地上常有江湖艺人演杂耍、耍猴子、演戏等,丰富了古镇人民的文化娱乐生活。镇中心有家“桥门头”的茶馆,四面临窗,凭栏俯视,河中船只,穿梭于店堂之下;街上行人,奔忙于店铺之间。
镇中十字街口西侧,有座“厚仁堂”,建于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由里人王森澍、周锡琮倡立,占地11亩多,是个地方慈善机构,作寄柩之用。堂内有“先董祠”,七代世医第一代王占三及第五代王仲康先后在此设过诊所,医术高明,远近闻名。民国初,里人周树兰、朱之翰、辛世铭等7人呈准县府创办“引翔医院”,其初期院址也设在先董祠,以后移至南栅口西侧。
北街引翔港西岸有座文昌阁。同治六年(1867年)由里人周志溶捐建,是座江南园林。阁高2丈,四边开门,屋顶为尖塔形,周围建有两层砖木结构的大厅和一些古典建筑。阁内供奉着孔子塑像及七十二贤人牌位。文昌阁东为魁星阁,西为环秀亭。阁内设厚仁义学。民国2年(1913年)添建楼房四幢,改为引溪国民完全小学。引翔图书馆也集中在这里,这里是古镇的文化中心。东栅口外有明万历年间建造五开间三埭的白衣庵,俗称东观音堂。庵内供奉着观音大士、城隍老爷等佛像。每逢初一、十五,庵内香火鼎盛。每隔3年举行一次庙会,善男信女,四方云集,挂灯结彩,敲锣打鼓,盛况空前。庵前有横跨周塘浜的香花桥。庵西有刘公祠,清末民初,这里曾为乡议员办公地,后为警察局四区五分所所在地。西栅口北侧有西观音阁和布道所,西观音阁为周氏家庵,建于清光绪年间。
清末民初,镇上商店林立,行业俱全,已颇具市镇规模。人口虽无确切统计,但据报载,全镇有120多家商店,500户左右居民,至民国26年(1937年)八一三战争前夕,引翔港镇已是沪东北的一个重要市镇。
上海开埠后,殖民主义者大量涌入,加速了引翔镇的变化。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古镇的南半部及西部被划进了租界,从此洋人在这里填浜筑路,既办工厂又进行宗教活动。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美国基督教全球总会派人来华传教。宣统元年(1909年),教会在镇西南角购地造房,建立安息日会中华总会。办学校,兴建筑,占地50多亩,于是古镇形成华洋杂处的局面。民国6年引翔港南段湮没,北段淤塞,已不通舟楫,引翔港填平,成为今天的宁武路。该年三友实业社毛巾总厂由虹口横浜桥迁来引翔镇西首。民国7年永和机器染织公司卖给日商,更名东华纱厂,后又易主,改名为仁德纱厂(后为上海第三十棉纺织厂,今为欧尚超市长阳店)。同年,日商又在西栅口外建造东华纱厂二厂(今中国纺织机械厂)。从此,这个农村市镇逐渐拥有了更多的现代工业。民国11年,粤商马玉山,从镇北筑成马玉山路(今双阳路和营口路),经远东运动场,直达沈家行,北接翔殷路。每逢周末,从市区去远东运动场赛马的人,古镇是必经之路。这就为引翔镇的繁荣与发展又创造了条件。
民国20年九一八事变后,三友实业社职工出于爱国激情,自发组织“义勇军”,宣传抗日。民国21年日军寻衅闹事,藉口五名日僧被殴,挑起一二八淞沪战争。古镇大片房屋被毁,受到严重破坏。民国26年,侵华日军发动八一三淞沪战争,引翔港遭受严重战祸。日军实行“三光政策”(即烧光、杀光、抢光),镇区火光烛天,夷为平地。上海沦陷,战火内移,外逃居民相继返回,在废墟上搭棚建屋,重建家园。日商也先后来这里平地填浜,开办工厂,工人们就近择地搭棚栖身,形成一片棚户。马玉山路南段仅有几小商店和小摊贩。周塘浜已淤为一条狭窄的臭水浜,沿浜北岸有条小路,路边都是茅舍竹篱,杂乱不堪。民国34年抗战胜利,人口骤增,棚户连片,商店和工厂也渐次增加。但古镇繁荣远非昔比。
上海解放,给古镇增添了生气。据1950年统计,全镇有859户,3717人。商业逐步恢复,但棚户依旧连片。1954年马玉山路延伸至长阳路,并改名为双阳路。1962年填没镇西周塘浜,辟为绿化地带,并改筑北岸小路与长阳路衔接,向东延伸至隆昌路。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后,引翔古镇又焕发了青春。1981年拆迁了双阳支路以南的棚户简屋,新建了十四排多层工房。1985年起,整个引翔港镇,由中国房屋开发公司改建。基地占地6.4公顷,拆迁1391户,改建面积18.95万平方米。到1993年底,已建成14.75万平方米。
绵延四百多年的引翔古镇消失了,但崭新的现代化的“引翔港镇”已屹立在上海的东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