款冬白绢病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10-02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所属分类: 茎干病害

分布: 款冬TussilagofarfaraL.别名冬花,属菊科多年生草本药用植物,以其花蕾入药,具润肺、止咳、化痰之功效,华北、西北、四川、河南、湖南均有栽培。白绢病是款冬生产上常见病害,各地广泛发生,危害严重。

病原菌形态与生物特征: SclerotiumrolfsiiSacc.称齐整小核菌,属半知菌亚门真菌。有性态为Atheliaolfsii(Curzi)Tu.&Kimbrough.称罗氏阿太菌,属担子菌亚门真菌。在PDA培养基上菌丝体白色,茂盛,呈辐射状扩展;菌丝粗2-8um,分枝不成直角,具隔膜。菌核初为乳白色,后变浅黄色至茶褐色或棕褐色,球形至卵圆形,大小1-2mm,表面光滑有光泽。菌核由3层细胞组成,外层棕褐色,表皮层下为假薄壁组织,中间为疏丝组织。菌核不与菌丝联结,很易脱落。

症状: 染病幼苗或成株根茎部出现水渍状病斑,后渐蔓延扩展,在病部及土表长出白色棉絮状菌丝体,其上形成很多白色的小菌核,后随菌核增大至油菜籽大小时,颜色亦变成深褐色,菌核和菌丝缠结在一起覆在植株基部表面。

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核在地表或含有病残物的肥料中越冬。翌年温湿度适宜时,从菌核中长出菌丝侵染桑苗茎基部,后病部又长出菌丝沿土缝匍匐蔓延至邻近植株或病健株直接接触进行再侵染。发病适温为30-35℃4该病在南方桑树栽培区易发病。生产中用塑料薄膜保温保湿的沙藏预措插条易发病。苗圃地连作的发病重。

治理措施: (1)农业防治。 ①重病田实行轮作。 ②加强栽培管理。 选择高燥地块种植;科学肥水管理,培育壮苗;采用干净的河边沙预措插条能减少或控制其发病。 (2)药剂防治。 栽种前进行插条消毒,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36%甲基硫菌灵悬浮剂600倍液,将沙喷湿喷透,再用塑料薄膜盖7-8天进行沙藏预处理插条;也可把沙藏后的插条用上述杀菌剂浸泡20-30分钟,都能减少白绢病的发生。 常用药剂多菌灵、甲基硫菌灵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