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佶溪山秋色图轴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10-02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溪山秋色图轴 北宋 赵佶

97x53 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小景画在北宋末成为宫廷皇室所喜爱的一种风格,流风所及,连帝王也不能例外。相传宋徽宗曾经摹仿宋迪的〈潇湘八景图〉作山水小景,其中有一幅〈晴麓横云图〉(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收藏)流传下来,它的构图、风格与此幅〈溪山秋色图〉相似,并且这两件作品都画在纸幅上,显示与文人墨戏的传统有密切相关。

作者赵佶(1082-1135),即徽宗,宋代第八任皇帝。擅长花鸟画,继承崔白写生风格,以精工逼真著称,并能诗、善书,并称三绝。任内改革画院、广收历代文物、书画,宣和(1119-1126)间,曾奉敕撰写《书谱》、《画谱》、《博古图》。

说明

这件作品的实景多被安排在画面左半侧,占据不到二分之一的面积,其余以留白来表现云雾、烟霭和野水。此种设计与北宋初期,取中轴构图的巨轴山水画有所不同,可以见到山水画从雄伟风格转变为带有抒情气氛的趋势。

群山叠嶂被压缩、聚集在画面左上角,已经失去原本撼人的气势,画家使用大量水墨淡染来呈现烟雾迷离的山水景色,颇有韵致,亦能增添画面的流动性。

浑圆如云状的山石和蟹爪树是李、郭画派的重要特征,画家以简洁、洗炼的用笔来诠释大师的风格,呈现一种接近文人画家的业余性。

列植于平坡、沙渚的群树,枝干挺直,画叶用湿笔点染、树干留白,笔墨中带有拙趣,此类表现与院藏巨然〈层岩丛树图〉的林木相似,显示这件作品亦受到江南画风的影响。

细看这幅画的点景人物,多半描绘渔夫在渔钓或捕鱼的情景,这代表著君子所向往与世无争、远离尘俗的生活典型。此类渔父的画题,在进入北宋之后逐渐流行,成为山水画不可或缺的重要题材。

题跋

雨郭烟村白水还。迷离红叶间苍山。

恍闻谷口清猿唳。艮岳秋光想像间。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