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压散简介

降压散为精业本草堂秘制散剂,是在精业本草堂“内病外治”体系下的一种通过“足浴泡脚”来治疗高血压的方法。高血压在中医体系中原本并无“实称”,西医通过对患者血升压高的这一表征来为此病命名,中医也姑且用之
虽无实称,但中医早有对此病的描述和治疗方法。比如“气机上逆, 或火邪上攻, 以致血随之上犯作乱的病证”,讲得即是现代医学所说的高血压。在《素问》生气通天论中:“ 气者, 大怒则形气绝, 而血苑于上, 使人薄厥。” 调经论中:“ 血之与气、并走于上, 则为大厥。 ” 至真要大论中:“ 诸逆冲上, 皆属于火。”等讲的亦是高血压的病症。
精业本草堂治疗此类病证数百例,总结其临床表现为“中风、头痛、胸闷、眩晕、逆经”;内证表现为“气机上逆,血邪犯上,经络淤滞”;整体表现为“上实下虚,上盛下亏,易感风症”;实质表现则为:“肝肾阴虚,水不涵木,心肾不交”。 事实上中医治疗此类病症并不算难,采用“引血下行法”及“养肾调肝法”综合施治,即能对此病产生很好的效果。
降压散则是针对高血压治疗的一种折中之法,所谓“折中之法”即是改高血压的“内病内治”为“内病外治”,这样虽然在治疗的迅速性上有所降低,但却降低了患者辨证难、找高明中医师开药难的麻烦,同时也加强了用药的安全性,是一种能够广泛推广并行之有效的方法。
这种“足浴治病”的方法归属于精业本草堂“内病外治法”体系,在此体系下综合运用了“引血下行法”及“养肾调肝法”治疗高血压,这三法组合,称之为“足浴三联疗法”.
降压散主要成分降压散由怀牛膝、磁石、生赭石、归尾、玄参、白芍、天冬、枳壳、生决明、蔓荆子、独活、黄芪、当归、乌药、杜仲、白芥子、干姜、桑叶十八味药秘制研磨而成。
其中白芥子、干姜、桑叶、蔓荆子为第一联,主通经走络,开窍透骨。此三药中干姜为主,能宣通诸脉,开五脏六腑;白芥子散结通络,桑叶、蔓荆子利五脏、通关节,此三药并相辅佐,以卫干姜宣通之力。
怀牛膝、独活、磁石、生储石、归尾、枳壳为第二联,主引血下行。其中怀牛膝为所有“引血下行方”必用药,且必为主药;独活祛风止痹,用来加强牛膝药效;磁石 、归尾活血,枳壳利气,重镇引血下行之力;生赭石镇逆平肝,亦佐牛膝降下之力。
玄参、白芍、天冬、生石决、乌药、黄芪,当归、杜仲为第三联,玄参,天冬滋肾阴、泻肝火;白芍滋肝阴、平肝气;杜仲补肝肾阴虚;石决明平肝熄风,使肝阳内潜;乌药宽中顺气,可去血淤;最后黄芪与当归相配,生血活血,引血归经。
降压散的四诊中医治疗高血压。降压散。通过四诊,进行辨证论治,大体可分为:
①肝阳上亢型 :常见神情紧张、头晕、易怒、目眩、舌红、苔薄脉弦数等。治疗用平肝潜阳法 ,选用天麻钩藤饮 ,处方用天麻、钩藤、石决明、夏枯草、生地黄、羚羊角粉等。
②痰湿中阻型 :症见胸闷、脘腹痞满 ,苔腻 ,脉弦滑等 ,治疗用健脾化湿 ,祛风化痰法 ,选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处方用制半夏、生白术、茯苓、竹茹、枳实、石菖蒲等。
③肝肾阴虚型 :症见头晕、耳鸣、肢体酸软、心烦、舌薄脉弦细等 ,治疗可用滋阴平肝法 ,选用杞菊地黄丸出入 ,处方用北沙参、生地、白芍、杞子、菊花、熟地、山萸肉、泽泻、枣仁、杜仲等。
④阴阳二虚型 :症见晕目涩、耳鸣、腰膝酸软、失眠多梦、遗精阳痿、肢冷、少尿、浮肿、舌淡、脉弦细。治疗可用滋阴助阳法 ,选用左归丸或右归丸出入。处方视阴虚为主或阳虚为主而定。
⑤血脉瘀阻型 :症见肢体麻木、心悸 ,口唇紫绀、舌紫、脉涩等 ,治疗以活血化瘀 ,疏通血脉、选用血府逐瘀汤 ,此外还应有冲任失调、气阴二虚、心肾不交等证型 ,可以作针对性治疗。[1]
降压散注意事项第一,足浴时间不宜过短,也不宜过长,以30分钟到60分钟为宜。过短则药效不易发挥,过长则会对体质虚弱者产生不好影响。比如在足浴过程中,由于人体血液循环加快,心率也比平时快,时间太长的话,容易增加心脏负担。另外,由于更多的血液会涌向下肢,体质虚弱者容易因脑部供血不足而感到头晕,严重者甚至会发生昏厥。其中,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老年人应格外注意,如果有胸闷、头晕的感觉,应暂时停止泡脚,马上躺在床上休息。
第二,饭后半小时不宜足浴。吃完饭后,人体内大部分血液都流向消化道,如果饭后立即用热水足浴,本该流向消化系统的血液转而流向下肢,日久会影响消化吸收而导致营养缺乏。因此,最好吃完饭过1小时后再洗脚。
第三,中药足浴最好用木盆或搪瓷盆。许多患有足跟痛、失眠、痛经、高血压病的患者,常用中药足浴来辅助治疗,但不要用铜盆等金属盆,因为此类盆中的化学成分不稳定,容易与中药中的鞣酸发生反应,生成鞣酸铁等有害物质,使药物的疗效大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