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多角体病毒群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10-02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核多角体病毒群(Nuclear polyhedrosis viruses)为昆虫病毒的一群。病毒体(virion)为长250—350毫微米、宽40—60毫微米的杆状物,具有由内膜与外膜构成的包膜(enveloPe)。核酸为DNA。通常,多数病毒粒子被包埋在多角体中。在血球气管的被膜、脂肪组织、真皮等细胞核中进行增殖,在核内形成多角体。随着感染的进展,多角体在体液中游离,体液则变成脓汁状。野外的昆虫,有时爬到树木的顶端,在树上以垂挂状态而死亡,因而也称为“梢头病”。此外,这类病毒与细胞质多角病病毒群只在有限的昆虫身上才能发现。由于对其他生物的影响很大,而且有巨大的杀虫力,所以也有把它作为生物农药而用于防治森林害虫(例如松柏叶蛾)的。[1]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